2003年10月,揚州、儀征兩級政府圍繞江蘇省縱深推進沿江開發、加快打造寧揚沿江化工產業帶的戰略部署,市縣聯動,合作開發,在揚州西南部沿江地帶的儀征市境內全面啟動了揚州化工園區建設。2006年5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設立省級揚州化工園區,是江蘇省僅有的三家專業化工園區之一。經過10多年的開發建設,揚州化工園區區位優勢逐步放大,自然稟賦日益彰顯,生產要素加速集聚,產業特色更加鮮明,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未來前景更為廣闊。
揚州化工園區區位條件優越。在國家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揚州是沿江和沿運河兩帶中的重要城市,接受著上海、南京兩大都市圈的輻射。隨著寧、鎮、揚同城化戰略的積極推進,南京長江四橋、寧揚城際輕軌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揚州化工園區的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作為江蘇省僅有的三家專業化工園區之一,揚州化工園區是江蘇省寧揚沿江化工產業帶的重要一極,緊鄰揚子石化、揚子-巴斯夫、南化公司、金陵石化、江蘇油田等眾多著名的石化企業,具有發展石化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
揚州化工園區交通運輸便捷。園區濱江而建,寧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級公路、寧啟鐵路橫貫東西;擁有全國內河最大的液體化工品裝卸港口,建有南京港、中化國際、恒基達鑫、潤揚國泰、國華倉儲等專業石化碼頭倉儲物流企業,年吞吐能力達4000萬噸,港區內海關、邊防、商檢、海事等聯檢機構齊全,外籍船舶可直接靠岸作業;魯寧輸油管道、甬滬寧輸油管道、儀長輸油管道、日儀輸油管道、西氣東輸管道、川氣東送管道在區內中轉集散,建有倉儲總量達200萬立方米的中石化戰略石油儲備庫,是集公路、水路、鐵路、油路、氣路五大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石化物流樞紐,極其適宜大運輸量、大吞吐量、大用水量項目尤其是重化工項目的布點。
揚州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完備。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重點開發,合理布局”的原則,采用高度集中、一體化建設的模式,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60多億元,建成了熱電聯供、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工業氣體、公共管廊、消防安全等一大批公用工程,可為進區企業提供更經濟、更安全、更可靠、更靈活、更有競爭力的公用工程產品與服務,有效實現了投資的集約化和效能的最大化。
揚州化工園區產業特色鮮明。區內集聚了中石化儀征化纖、中石油昆侖天然氣、中化國際、中國華電集團、美國普萊克斯、英國博納、日本東麗、住友精化、大洋日酸、韓國錦湖韓亞、新加坡凱發集團、臺灣遠東集團、東聯化學、大連化工、香港建滔集團、珠海恒基達鑫、遼寧奧克化學、江蘇揚農集團等一批境內外知名的石化大企業,初步形成了以烯烴、芳烴、鹽化工為龍頭,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物流等四大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特別是石化物流業發展迅速,目前,區內投產、在建儲罐250萬立方米,總罐容位居江蘇省沿江各港口第一,獲批保稅儲罐50.3萬立方米。揚州長江石化物流中心分別被江蘇省發改委、經信委命名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江蘇省重點物流基地”,中心內揚州長江石化交易市場擁有完備的電子交易平臺,已有30多家貿易公司進駐。
揚州化工園區創新資源豐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重慶日化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南京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院所均與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建立了長遠的合作關系,在區內設有研發中心、中試基地。
當前,揚州化工園區主要以烯烴、芳烴、鹽化工為核心,以“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無害化、清潔化”為總體方向,以高性能合成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高效新能源和石化物流為發展重點,按照“推進思想大解放、推動發展高質量”和“嚴格控制開發區域、嚴格把握產業方向、嚴格監管安全環保”的要求,加快轉型發展、集約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契合行業特質的優勢產業,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使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走在同類園區前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