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 ||
文件號 | 工信廳企業函〔2023〕88號 | 制發日期 | 2023-04-14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決策部署,按照《關于開展“攜手行動”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22〕54號)要求,現組織開展2023年度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聚焦制造強國、網絡強國重點領域,通過龍頭企業發布產業技術創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業“揭榜”攻關,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合力,攻克一批產業技術難題,形成一批融通創新成果,助力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搭臺,企業對接。通過組織開展“揭榜”“發榜”工作,拓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渠道,由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自愿基于市場原則進行合作,實現創新需求由市場提出、創新主體由市場選擇、創新成果由市場驗證,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形成推進融通創新工作合力。
(二)加強協同,務求實效。圍繞創新鏈產業鏈存在的突出問題精準“發榜”,通過融通對接,切實推動解決產業技術難題,提高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和專業化水平。對接過程中,結合實際引入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服務機構,加強配套服務支持。
(三)注重引導,廣泛帶動。以“揭榜”“發榜”工作為抓手,加強財政資金引導支持,帶動各地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活動,動員更多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推動形成充滿活力的融通創新生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組織方式
(一)征集大企業需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統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相關司局組織動員本地區、本行業有一定龍頭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圍繞工作目標、參考《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提出擬請中小企業“揭榜”攻關的技術創新需求。有意愿的大企業填寫《大企業技術創新需求表》(見附件1,可選擇是否公開),刻錄電子版光盤、打印紙質版并加蓋企業印章,通過兩個渠道報送:一是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聯系的大企業,報送至所在地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初核后,于2023年4月27日前通過EMS寄至工業和信息化部。二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相關行業司局組織聯系的大企業,于2023年4月27日前通過EMS直接寄至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結合所屬行業領域迫切性、可行性等情況,篩選形成大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目錄,發至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并通過全國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服務平臺(www.xieshouxingdong.cn)將可公開部分向社會公布。
(二)組織中小企業“揭榜”。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有意愿且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企業圍繞大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目錄“揭榜”,在全國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服務平臺填寫《中小企業“揭榜”對接表》(見附件2),提交《中小企業“揭榜”申請書》(模板見附件3),打印紙質版并加蓋企業印章,報送至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對材料初審后,報送至工業和信息化部,報送時間另行通知。
(三)確定“揭榜”企業名單。“發榜”大企業根據“揭榜”中小企業的團隊水平、研發能力、攻關方案、與需求匹配度等組織遴選,每項需求選擇1-3家“揭榜”企業,由大企業與“揭榜”企業自主確立合作關系。項目完成后由大企業自主安排驗收,確定“揭榜”企業是否進入供應商目錄或繼續深化合作關系,協同推進技術攻關和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相關司局做好組織協調、指導審核和服務工作。
(四)做好服務支撐。各地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作用,動員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平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強服務支持,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攻關提供檢驗檢測、小試中試、專利申請和管理、融資促進、市場開拓等服務,并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給予適度優惠,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強化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協同機制,充分動員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指導“揭榜”企業制定完善保障措施,加強審核和后續跟蹤服務,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對接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融通對接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資金支持。對入選“揭榜”名單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中央財政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中予以積極支持;對入選“揭榜”名單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作用,采取適當方式予以支持。
(三)注重提質擴面。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以開展“揭榜”“發榜”工作為契機,與“百場萬企”融通對接等活動相互協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豐富對接形式,提升對接效率,及時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提質擴面,在更廣范圍、更多層次牽引發力,大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融通發展生態。
郵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100804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3年4月14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