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江蘇省商務廳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 中共江蘇省委統戰部 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3-01-30 |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近期,商務部、中央宣傳部等2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商服貿發〔2022〕102號)。為認真貫徹國家部委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實推進我省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江蘇文化走出去,江蘇省商務廳等26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各地,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商務廳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
中共江蘇省委統戰部 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科技廳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江蘇省政府外事辦公室 江蘇省廣播電視局
江蘇省體育局 江蘇省統計局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海關 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
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 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
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
2023年1月30日
江蘇省商務廳等26部門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十四五”時期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商務部等27部門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服務文化強省建設目標,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加快推動全省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現制定如下若干措施: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內容形式創新,著力推動具有中國特色、凝聚江蘇特質的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著力擴大文化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努力打造江蘇文化貿易國際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江蘇文化軟實力。
到2025年,全省對外文化貿易規模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高附加值文化服務出口在對外文化貿易中比重穩步提升。入選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50個、重點項目20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建設10個以上省級文化貿易基地,培育省級文化貿易重點企業50個,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帶動和支持作用明顯的省級數字文化平臺。
二、重點任務
(一)服務發展,推動文化領域改革開放
1.探索文化領域制度型創新。充分發揮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等對外開放平臺優勢,積極開展國產網絡游戲屬地管理等試點。主動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在全國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經驗。有序擴大出版物、展覽、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體育賽事、演藝和文化藝術等領域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口。(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體育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均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負責,不再列出)
2.落實文化領域審批改革。在文化傳媒、創意設計等領域,優化審批流程,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深化動漫領域審批改革,推廣應用電子證照。探索設立市場化運作的文物鑒定機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展覽、教育和文創開發。(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鞏固優勢,擴大重點領域文化出口
3.促進動漫、網絡游戲出口。積極開發優質原創動漫游戲新IP。引導原創作品融入中華文化元素,進一步豐富網絡游戲品類。支持舉辦電競賽事等活動。大力推動動漫衍生品、動漫演藝等出口。(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擴大出版物出口和版權貿易。加強江蘇網絡文學谷和江蘇網絡文學創意產業園建設,推動網文精品的海外出版和傳播。做強做大出版業,擴大主題出版、文學出版等。拓展版權出口渠道和平臺,發展版權貿易,積極參加國際合作出版,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5.支持優秀廣播影視節目出口。以“記錄江蘇”等重要工程項目為抓手,支持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創作和出口,加大海外推廣力度。依托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常州網博視頻基地等推動江蘇視聽品牌海外播出。積極引導播出機構和社會制作機構聯合國際知名制作團隊和平臺,共同打造國際合拍作品。(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鼓勵文藝精品出口。培育江蘇演藝服務出口特色品牌。鼓勵各類演藝機構精心打造一批戲曲、舞蹈、展覽等原創精品。支持開展海外巡展巡演,帶動樂器、舞美設計和舞臺技術裝備創新和出口。完善對外交流精品項目庫,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持續展演展播。(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動江蘇特色文化走出去。鼓勵各地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力爭實現“一市一平臺”“一市一品牌”。鼓勵藝術家、傳承人等與專業機構開展國際合作。加強中醫藥文化交流推廣,實施中餐繁榮計劃,傳播中華文化。鼓勵蘇繡、云錦、紫砂、園林等江蘇特色文化走出去。(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外辦、省中醫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8.加大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出口。深入挖掘、廣泛傳播文物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創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加大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力度,積極推進與國際知名設計組織合作,推動中華文化符號的時尚表達、國際表達。支持工業設計、建筑及環境藝術設計等原創設計開拓國際市場。(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數字引領,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
9.推進文化貿易領域數字化轉型。貫徹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快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和貿易全鏈條的創新應用,推動文化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華東區域中心建設。加強傳統典籍、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行業的數字化、網絡化開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發展數字藝術、云展覽、沉浸體驗、數字媒體、數字電影、數字出版、網絡表演等新業態新模式,并加快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發揮綜合保稅區政策功能優勢,支持拓展數字內容加工和文化藝術品保稅存儲、保稅展示等新興業務。(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南京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推動數字文化平臺國際化發展。鼓勵平臺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平臺海外影響力,帶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支持手游出海、影視、版權交易等文化領域數字平臺做大做強。扶持發展文化創意產品跨境電商平臺。支持互聯網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文化資源傳播平臺。鼓勵文藝院團、演出場所建設在線劇院、數字劇場等線上演播平臺。(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梯度培育,壯大文化貿易市場主體
12.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持續培育國家和省級文化貿易重點企業,推動我省更多文化企業和項目產品進入國家文化出口“雙重點”名錄。開展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行動。通過開放平臺、共享資源、產業鏈協作等方式,引導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國際化發展道路。(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國際化品牌建設。找準“中華老字號”“江蘇老字號”、江蘇特色文化標識等民族性、地域性的基因密碼,推動傳統品牌價值轉化。完善文化出口品牌培育、宣傳和保護機制,探索梯隊式品牌培育體系。鼓勵文化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體系認證和品牌推廣。提升品牌產品和服務出口的附加值,逐步實現從產品、服務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轉變。(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擴大文化領域對外投資。鼓勵重點文化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優化資源、品牌和營銷渠道,針對性地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營銷網絡,提高境外投資質量效益。(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支撐,提升載體平臺服務功能
15.加強文化貿易載體建設。做強無錫、蘇州等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文化出口高地。加大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與語言服務、中醫藥服務等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的交流合作,促進資源整合,延伸產業鏈。支持南京市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動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協作發展,在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方面完善多元支持舉措,優化文化貿易發展環境。錯位扶持一批省級文化貿易基地。(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中醫藥管理局和南京市、無錫市、蘇州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打造文化貿易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建設一批“一站式”文化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為文化貿易企業提供國別政策、市場信息、法律服務、技術支撐、人才招聘等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海外文化貿易促進平臺,引導帶動上下游文化產業鏈“走出去”。培育文化貿易專業服務機構,構建與文化企業的合作機制,提升服務效能。(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互利共贏,拓展文化貿易合作渠道
17.優化國際與港澳臺市場布局。圍繞文化貿易重點領域,擴大與港澳臺地區文化貿易合作,發揮港澳企業渠道優勢,鼓勵企業聯合開拓海外市場。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總攬,以高效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契機,鞏固日韓與東南亞等傳統市場優勢,積極拓展周邊國家市場。拓展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深入共建“一帶一路”市場。(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貿促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8.發揮多層次會展促進作用。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國家級、國際性文化節展。持續擴大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長三角高新視聽博覽會以及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等國際影響力。探索自主舉辦我省文化貿易海外品牌展會。做強江蘇書展、江蘇版權貿易博覽會等特色品牌活動,不斷提升文化貿易展會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貿促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探索多元化國際合作渠道。持續發揮江蘇海外經貿網絡資源優勢,加強與海外商協會的聯絡。加強江蘇境外旅游推廣中心布局,推動海牙、布達佩斯等中國文化中心和江蘇旅游境外推廣中心提質增效。指導全省各級傳媒機構特別是省廣電總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Now國際傳播中心”等,加強走出去傳播內容建設。創新漢語教學教育類文化產品,持續打造境外孔子學院等人文交流窗口。統籌整合友城資源力量,通過“友城+平臺”“友城+云端”等方式,講好江蘇故事。借力“世界文學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等城市名片,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外辦、省廣播電視局、省貿促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優化環境,完善文化貿易政策措施
20.提升便利化水平。加大宣傳和培育力度,幫助符合條件的文化貿易企業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享受相關便利措施。有針對性地優先開展海關信用培育、實地認證培育。簡化演藝機構人員出境審批手續。支持銀行提供更加優質的跨境結算服務,鼓勵文化貿易企業從事境外投資,提升對外投資便利化水平。支持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健全“跨境人民幣優質可信企業”名單,提升結算便利,降低匯率風險。(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南京海關、外匯局江蘇省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強化財稅支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政策。運用財政資金支持融資擔保,為外向型文化企業融資提供風險屏障。更好發揮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紫金文化產業發展基金作用,拓寬融資途徑。落實文化服務出口免稅或零稅率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參加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文化產業項目進口的自用設備,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免征關稅。(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南京海關、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2.完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更多適合文化貿易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供應鏈融資、訂單融資等業務。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貿易企業上市融資,以及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鼓勵推廣“信保+擔保”模式,以多種方式為文化貿易企業提供增信支持。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妥開展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推動銀行加大匯率避險產品和服務供給,開展外匯套保業務減費讓利,幫助文化貿易企業更好管理匯率風險。鼓勵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探索創新文化類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模式。(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江蘇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機制
23.強化組織協調。建立對外文化貿易工作聯系機制,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推動解決行業發展痛點堵點,形成推動對外文化貿易工作合力。(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強化人才培引。支持高校加強文化貿易交叉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鼓勵高校和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共建實訓基地。加大文化數字化人才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紫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等各類人才培養選拔的比重。建設一批文化數字化領域的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高端智庫。支持多渠道引進文化貿易、版權貿易人才。(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5.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支持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工作,編制《境外展會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南》,發布涉外重點商標品牌保護名錄,指導各地開展對文化貿易領域重點出口企業和重點出口產業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分析。加大數字版權保護力度。建立健全文化資源數據和文化數字內容的產權保護體系。(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6.強化統計監測。建立健全對外文化貿易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強化部門間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提高統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建立全省文化貿易企業數據庫,探索建立數據上報和發布制度,做好我省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工作。(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南京海關、省統計局、外匯局江蘇省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