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市場監管總局 | ||
文件號 | 發改環資規〔2022〕1719號 | 制發日期 | 2022-11-10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管委、局)、市場監管局(廳、委):
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產銷數量多、使用范圍廣、耗能總量大,與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提升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是推進節能降碳工作的重要舉措,既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也有利于制造業提質升級。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有關部署,引導生產者提升技術工藝水平,督促使用者加快淘汰落后設備,鼓勵消費者擴大綠色產品消費,經商有關方面,現發布《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2年版)》,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合理劃定能效水平
參考相關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現行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綜合考慮我國相關產業技術水平和發展階段,對標國內外同類產品設備先進能效水平,將有關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劃分為先進水平、節能水平、準入水平三檔。準入水平為相關產品設備進入市場的最低能效水平門檻,數值與現行有關能效標準限定值一致;節能水平為不低于現行能效2級,與能效準入水平產品設備相比,更符合節能降碳工作要求,同時在3至5年內可轉化為下一階段的準入水平;先進水平為不低于能效1級,是當前相關產品設備所能達到先進能效水平。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測試方法為相應國家標準的測試方法,涵蓋范圍將根據節能降碳工作需要適時調整和補充。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的先進水平、節能水平、準入水平也將根據行業技術進步及能效標準制修訂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持續推動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提升。
二、大力推廣高能效產品設備
完善政府綠色采購相關政策,擴大綠色采購產品范圍。將節能產品等納入統一的綠色產品體系,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識、認證和采信制度。國有企業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能效管理,帶頭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強化采購中的能效約束,積極采購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鼓勵零售企業、電商平臺通過設置產品專區、增加專有標識、發放綠色優惠券等方式,引導消費者優先選購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落實節能節水專用設備和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優先選用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支持綠色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和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等提高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應用比例。各地在出臺促進消費有關政策措施時,要堅持綠色低碳導向,鼓勵采用補貼、以舊換新、積分獎勵等多種方式,引導居民選購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原則上不得對能效低于節能水平的產品設備給予補貼。
三、加快淘汰落后產品設備
各級節能主管部門要嚴把節能審查關,企業新建、改擴建項目不得采購使用能效低于準入水平的產品設備,新建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項目,以及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其主要用能產品設備原則上不得采購使用能效低于節能水平的產品設備,優先采購使用能效達到先進水平產品設備。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質量監管力度,依法依規禁止能效低于準入水平的產品設備生產銷售,嚴厲打擊能效水平虛假宣傳行為。各級節能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強化節能監察,引導重點用能單位實施重點產品設備更新換代和改造升級,督促企業依法依規淘汰老舊落后產品設備。
四、推動相關產業提質升級
完善能效標準體系和能效標識制度,抓緊制修訂一批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強化能效約束,推動相關產業提質升級。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高能效產品設備及相關零部件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為相關企業研發制造高能效產品設備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相關產業聚集地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綜合運用價格、投資、金融等措施,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支持力度,引導和支持企業主動實施技術工藝升級、提升產品能效水平。
上述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相關產品設備標準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各地方要深刻認識、高度重視提升重點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工作的重要性,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堅持系統觀念,尊重市場規律,細化工作要求,強化責任落實,積極有序推動相關產業提質升級,促進綠色消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 政 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11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