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
文件號 | 蘇政辦發〔2022〕55號 | 制發日期 | 2022-07-12 |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7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國辦發〔2022〕18號),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全力服務保障外經貿企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省外貿外資協調機制、省國際物流保障協調機制等機制作用,加強分類指導,幫助企業提升疫情防控“平急轉換”和應急處置效率,針對重點外經貿企業強化“一企一策”服務,推動復工企業盡快達產滿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按規定對出口退稅信用好的企業階段性實行3個工作日內退稅到位。建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機制,通過開展針對性招聘服務、搭建轄區內用工調劑平臺、組織跨區域勞務協作送工等方式,穩定重點企業用工。優化必要經貿和技術類外籍人員來蘇邀請流程,支持對符合閉環管理要求的外籍入境復工復產人員適用“快捷通道”,便利人員往來,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稅務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外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大力促進外貿物流暢通。全面取消對來自低風險地區貨運車輛的防疫通行限制,著力提升全省港口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貨運物流運輸通暢。推動恢復、加密、新開國際貨運航班,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貨源組織配置能力,支持南京祿口、蘇南碩放等機場新開至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際貨運航線。指導企業充分挖掘水鐵運輸潛力,支持企業“陸改水”,用好“滬太通”“海鐵聯運”等通道。開展“離港確認”模式試點,推進“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提高水路物流效率。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加大與國際班輪公司對接力度,擴大班輪公司直客對接業務規模。按照“鞏固中歐中亞、拓展東南亞”的發展思路,積極開辟中歐班列新線路,完善通道布局,打造具有我省顯著特色的東盟班列品牌線路。(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南京海關、省國資委、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企業線下線上結合開拓國際市場。抓住境外國際展會全面重啟的機遇,創新參展模式,發揮各級專項資金作用,支持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多種方式參加50場境外國際展會。組織“江蘇優品·暢行全球”系列線上展會、對接會,提升洽談對接成效。組織不少于100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促進活動。(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貿促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擴大二手車出口業務。積極推動南京市優化二手車出口服務監管,完善售后服務等境外營銷體系建設,穩步擴大二手車出口規模,提升二手車出口質量。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爭取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省商務廳、省公安廳、南京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進口促進載體平臺建設。提升進口貿易服務產業、促進消費等作用,爭取新創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支持昆山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優先將示范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重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外貿企業,力爭2022年底試點企業家數和試點業務規模倍增。加快張家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建設,穩步擴大汽車平行車進口業務。(省商務廳、南京海關、國家外匯局江蘇省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支持保稅維修及再制造業務。支持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積極爭取將飛機發動機短艙、大型醫療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物排放產品納入維修產品目錄。支持綜保區內企業探索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產品保稅再制造業務。(省商務廳、南京海關、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推進跨境電商企業品牌化發展,積極研究將跨境電商品牌納入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落實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810)出口退稅相關舉措,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提升跨境電商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省商務廳、南京海關、省市場監管局、省稅務局、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市場采購貿易發展水平。做大做優常熟“市采通”平臺,充分發掘市場采購貿易潛力,引導中小微外貿主體參與市場采購貿易,壯大主體規模,2022年實現平臺出口規模翻番、省內聯動注冊主體翻番。加快推動市場采購與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海外倉、中歐班列等業態融合發展,推動海關、稅務等相關政策疊加互促、帶動出口。(省商務廳、南京海關、國家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加大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承保力度,力爭全年產業鏈承保規模達到400億美元。對符合國家級專精特新等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基礎上,實施不低于10%的階段性降費。優化承保條件,加大對多元化市場開拓的支持力度,力爭買方限額滿足率不低于8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協定締約國按照“總體積極、差異化承保”的原則,持續加強承保支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提高風險容忍度。(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對于發展前景良好但暫時受困的外貿企業,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根據風險管控要求和企業經營實際,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對銀行機構發放的符合條件的人民幣進出口信貸給予再貸款支持。擴大“蘇貿貸”惠企數量和放貸規模,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對保單融資的增信作用,開展“專精特新普惠行”活動,力爭2022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保單融資增信規模不低于270億元人民幣。支持銀行機構依托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倉單、訂單,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務。有效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作用,2022年全省銀行區塊鏈出口應收賬款融資額達到200億美元以上,出口上鏈貿易融資率達到7.5%以上。加強對重點外貿企業名單制、清單制服務,擴大外貿信貸投放,2022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外貿產業貸款增速不低于12%。(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國家外匯局江蘇省分局、江蘇銀保監局、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商務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提升中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推進“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扶持行動”,建立“政銀企”對接機制,促進銀企匯率避險業務對接。組織開展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提升活動,建立企業匯率風險敞口監測機制,引導銀行創新優化外匯衍生產品。用好各類專項資金,推動各地探索建立企業匯率避險激勵機制,提升匯率避險的普惠性。力爭2022年全省參與外匯套保避險的企業不少于10000家,其中,中小微外貿企業不少于8000家,首次辦理外匯套保的企業不少于3000家。(國家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加大對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宣傳培訓力度,持續開展“重點企業跨境人民幣專項推進行動”,適當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優質可信企業名單。支持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通過單證電子化審核等方式簡化結算流程,提高跨境人民幣結算效率,力爭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增速高于進出口增速。鼓勵引導企業在簽訂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或續保時約定以人民幣作為收付結算幣種,不斷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規模。(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重視做好穩外貿工作,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出臺務實舉措,推動國家和省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切實穩定外貿主體、增強發展信心,推動外貿保穩提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