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科學技術部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2-04-01 |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對加強科技倫理治理作出系統部署,是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意見的出臺有何考慮?將推出哪些具體舉措?就這些熱點問題,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刻改變世界發展的面貌和格局,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突破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倫理風險和挑戰也相伴而生。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科技倫理治理工作放在事關科技創新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的指導下,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意見。
“此次印發的意見是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著力解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發展不平衡等突出問題,對科技倫理治理作出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王志剛說。
意見要求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把科技倫理要求貫穿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全過程,推動科技向善,確保科技活動風險可控,科技成果造福于民。
王志剛表示,意見的出臺對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將極大促進我國科技倫理治理能力的系統提升,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科技向善
科技倫理原則是科研人員需要遵守的總體性、根本性的倫理要求。很多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以及學術機構等均制定了相應的科技倫理原則。
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表示,意見提出的五項科技倫理原則,充分吸收借鑒了國際科技倫理相關規則和共識,同時結合我國科技發展的歷史階段及社會文化特點,由我國科技界、倫理學界、法學界的專家學者集體研究、充分論證形成,并聽取了廣大科研人員的意見建議。科技倫理原則反映了各科技領域倫理的共性要求,具有普遍適用性。開展科技活動,要堅持將科技倫理原則貫穿始終。
“科技倫理原則的提出,一方面明確了我國對科技活動的基本倫理要求,以有效防范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不確定風險,促進科技向善;另一方面也闡明了我國政府及科技界對科技倫理治理的立場和態度,對加強國際科技交流、推進全球科技倫理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相里斌說。
多方參與、協同共治,不斷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和成效
此次印發的意見提出了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五項基本要求。即:倫理先行,推動科技倫理要求貫穿科技活動全過程;依法依規,加快推進科技倫理治理法律制度建設;敏捷治理,快速、靈活應對科技創新帶來的倫理挑戰;立足國情,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倫理體系;開放合作,積極推進全球科技倫理治理。
同時,意見明確了政府部門、創新主體、科技社團及科研人員的職責和任務,致力于形成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科技倫理治理格局。
“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是基礎。”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司長戴國慶介紹,意見從制定完善科技倫理規范和標準、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提高科技倫理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強科技倫理理論研究等方面對制度建設作出具體部署。
“審查和監管是保障科技活動符合倫理要求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意見明確了科技倫理審查范圍和要求,提出了科技倫理監管機制和措施,并對違法違規行為處理作出明確要求。”戴國慶說。
下一步,科技部將在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的指導下,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切實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確立倫理先行的理念,強調源頭治理、注重預防,建立科技倫理監管體制機制,對科技倫理高風險科技活動實行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對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和科技倫理高風險科技活動依規進行登記,加強科技計劃項目的科技倫理監管,加強對國際合作研究活動的科技倫理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