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國內聚丙烯主力期貨價格達到8650~8700元/噸,較今年3月1日的9347元/噸仍跌去約700元/噸。聚丙烯的價格影響因素較多,總的來說,預計2021年聚丙烯市場價格繼續承壓,尤其是煤制聚丙烯企業,壓力會越來越大。著重提醒煤制聚丙烯企業:未來競爭加劇,企業要早有準備。
聚丙烯產能過剩加速到來。由于醫用口罩原材料熔噴布的原料就是聚丙烯的一種,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聚丙烯成為市場“明星產品”,一時間奇貨可居。近幾年,聚丙烯產能不斷擴張,快速擴張,市場競爭加劇自在情理之中。據統計,2020年國內聚丙烯總產能達2882萬噸/年,較上年增長15.25%。其中,油制聚丙烯、煤制聚丙烯、丙烷脫氫制聚丙烯占比分別為55%、19%、10%。2020年我國聚丙烯表觀消費量約3100萬噸,進口聚丙烯461萬噸,占到消費總量的14.9%。需要說明的是,2020年受疫情期間抗疫物資生產拉動,聚丙烯銷量增幅明顯高于往年。即便如此,2020年我國聚丙烯產能和消費量已十分接近,如果將進口量計算在內,聚丙烯已實際出現供大于求的市場局面。
根據專業機構預測,2021年國內聚丙烯總產能將達3500萬噸,“十四五”末突破5000萬噸已是保守估計。而2025年市場表觀消費量預計在4000萬~4500萬噸,將遠低于產能。可以預見,聚丙烯產能結構性過剩時代即將來臨。
煤制聚丙烯成本優勢正在喪失。我國煤制聚丙烯自2005年起步,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占市場份額近20%,可謂異軍突起。據了解,還有一大批煤制聚丙烯項目正在規劃和建設之中,2025年總產能將達1500萬噸以上。屆時,煤制聚丙烯將三分天下有其一。以往,煤制聚丙烯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絕大多數時間油制聚丙烯成本都高于煤制聚丙烯成本1000元/噸左右。但2018年年底,煤制聚丙烯成本一度被油制聚丙烯逆襲。2020年因國際油價大跌,油制聚丙烯成本順勢走低,一度低于煤制成本194元/噸甚至更多。煤、油制聚丙烯成本之爭帷幕拉開。雖然煤制聚丙烯有一定成本優勢,但國內煤炭價格近年來持續上漲,煤制聚丙烯的生產成本正逐年增加。可以預見,煉油一體化項目和丙烷脫氫項目集中投產后,煤制聚丙烯項目的成本優勢勢必進一步削弱。
2021年以來國內聚丙烯樹脂行情較好,煤制聚丙烯盈利水平普遍不錯,但從長遠來看將面臨很大的挑戰:一是煤炭價格上漲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二是煤制聚丙烯產品牌號普遍單一、附加值不高;三是煉化一體化項目和丙烷脫氫項目大量投產,進一步擠壓通用聚丙烯產品市場份額。此外,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也開始對煤化工企業產生影響。
差異化發展才是正途。以往煤制聚丙烯企業都追求項目大型化、產能規模化,但現在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此基礎上單套裝置規模要有大有小,生產工藝也要多樣化,這樣更有利于市場競爭需求。“十一五”以來,國內聚丙烯需求量增加很快,聚丙烯項目建設開始呈現出裝置大型化、產能集中化的特征。在煤制烯烴項目集中建設時期,單套聚丙烯裝置設計規模25萬噸/年、30萬噸/年,已經是當時最大規模的裝置,但很快就有單套40萬噸/年和45萬噸/年的生產裝置開始設計建設。由于許多高性能聚丙烯牌號產品下游市場容量較小,現有煤制聚丙烯的裝置規模普遍比較大,一個批次生產的產品就會對下游造成較大沖擊,進而影響產品價格。且同類產品在不同的生產裝置上性能也不完全相同。由于生產工藝、催化劑、給電子體等可能不同,生產出的聚丙烯產品宏觀力學性能相同,產品微觀結構實際上有差別,這種差別在聚丙烯產品在下游加工成制品的時候就有很大不同,比如結晶溫度、等規度、成膜性能等,會影響產品的競爭力。
因此,煤制聚丙烯企業要綜合考慮裝置規模、生產工藝、市場容量、下游市場需求等因素,依托企業現有的生產裝置選擇合適的聚丙烯新牌號,尋求產品的差異化、技術的多元化、裝置的多樣化,使設備選型有大有小,生產工藝豐富多樣,更加適應這種生產需要。這樣,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