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21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山東濟寧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在復雜的國內外發展形勢下,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突破瓶頸,補齊短板,在產業高端化和差異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處長張海亮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大幅增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值超過6500億元,較2005年增長1.5倍。一批企業在各自專業領域不斷創新,持續成長為專業化化工新材料企業。
但盡管如此,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依然存在弊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我國在大量高端新材料的配套供應上仍存在不少“卡脖子”問題。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約2700萬噸,但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缺口1100萬噸,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僅為71%。在一些關鍵的樹脂材料、特種纖維、高性能膜材料、電子化學品等領域,短板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制約了下游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李壽生提出,“十四五”期間,化工新材料行業必須緊抓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關鍵產品補短板,增強自主保障能力。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行業對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優先選擇產業安全急需、研發基礎較好、市場潛力較大的產品作為攻關重點,突破一批關鍵化工新材料及關鍵配套原材料的供應瓶頸。二是優化提升現有材料性能,滿足國民經濟需求。選擇一批需求量大、應用面廣、有較好技術基礎的重點化工新材料產品,解決性能提升和成本較高問題。三是推動新材料市場應用,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針對下游產業對產品性能的要求,加強應用研究與開發,增強專業化、批量化、定制化服務能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四是加強前沿材料研究,搶占技術制高點。跟蹤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發展趨勢,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積極開展前沿材料的研究布局。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主任謝曼針對新材料產業發展也提出建議:一是在原創能力方面,我國需要創造市場還未出現的新需求,通過自主尋覓路徑,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優勢,多維度、分層次構建新材料自主創新體系。二是在應用領域方面,要讓新材料從自主保障不充分邁向基本自主保障。三是在質量效益方面,要將材料及技術精品化、綠色化、智能化,通過市場牽引實現優質優價,通過政策設計轉變發展模式,通過產業示范積極推廣應用。四是在能耗方面,可以通過控制產能規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達到碳減排目的。五是在產業集群方面,要從“小、散、亂”發展邁向集群發展,通過打通產業鏈、創新鏈和資本鏈,改善創新生態,建立大平臺,組成大團隊,形成大體系。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認為,“十四五”期間,化工新材料經濟總量要實現加快增長,就要在產業高端化和差異化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重點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和關鍵裝備,實現高性能化和可持續綠色發展。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主持會議。會議同期召開了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高端聚烯烴工作部籌備會議和特種工程塑料工作部成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