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日本宇部興產株式會社宣布加快實施其泰國基礎化工業務結構性改革的時間表,現在決定將原定于“2027年3月”之前生產縮減及退出的計劃,調整為 “2026年3月”。
該計劃包括停止UBE Chemicals(Asia)Public Company Limited(UCHA)的環己酮、己內酰胺和硫酸銨生產,并將尼龍 6(PA6)的2條生產線縮減至1條。
同時還包括停止UBE Fine Chemicals(Asia)Co., Ltd.(UFA)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的生產,這兩種產品都是環己酮生產的副產品。
調整后,泰國業務將專注于復合材料、聚碳酸酯二醇(PCD)的高性能涂料業務和彈性體生產。
盡管泰國的情況發生變化,宇部已確認其先前宣布的日本停產計劃不會有任何改變:在2028年3月前關閉氨及其相關產品,并在2027年3月前關閉己內酰胺(剩余主要生產線)及原料環己酮、尼龍 6(PA6)的關鍵生產線。
宇部西班牙工廠將繼續生產己內酰胺和聚酰胺,同時為歐洲市場擴大回收和生產生物基產品,如再生尼龍和生物基尼龍,因為歐洲市場需求更為強勁。一旦完成與客戶和其他方面的協調,宇部西班牙工廠也將停止生產環己烷、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并將促進歐洲的碳中和。
宇部大調整的原因,一方面是這些產品極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盈利能力下降,溫室氣體(GHG)排放高,加上其他國家企業供過于求,目前的商業環境尤其是亞洲市場,復蘇前景渺茫。
另一方面,也為了實現事業結構的轉變。目前,公司正積極投資擴大特殊化學品事業,包括聚酰亞胺,分離膜,陶瓷,半導體氣體,分離器,復合材料,C1化學品,高性能涂料,藥品,酚醛樹脂;同時縮小、退出或調整基礎事業,包括尼龍聚合物,己內酰胺,硫酸銨,工業化學品,彈性體,聚乙烯薄膜,加工樹脂。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宇部宣布收購朗盛聚氨酯、氨基甲酸乙酯業務,該收購已于今年4月完成。另外,宇部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新工廠已破土動工,預計于2026年完工,該工廠將生產10萬噸/年的碳酸二甲酯(DMC)和4萬噸/年的碳酸甲乙酯(EMC)。據悉,DMC和EMC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溶劑,DMC還用于半導體制造工藝。未來,該工廠還將生產聚碳酸酯二元醇 (PCD)、水性聚氨酯分散體 (PUD) 和其他產品。
此外,除了日本宇部,住友化學去年11月將其所擁有的己內酰胺生產技術(氣相貝克曼重排技術)相關知識產權轉讓給了HighChem Co., Ltd.。日本巨頭宣布,轉讓己內酰胺技術!
己內酰胺方面
己內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質,最大應用領域是尼龍6,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應用于紡織、包裝和汽車制造等行業中。
圖 1 己內酰胺產業鏈
而與日本宇部相反的是,我國己內酰胺產能不斷擴大,2024年中國己內酰胺產能694萬噸左右,產量654.3萬噸,表觀消費量649萬噸。2024年內我國新增產能115萬噸,分別為湖南石化30萬噸新裝置,魯西化工30萬噸新裝置,湖北三寧40萬噸新裝置和華魯恒升裝置技改擴產產能。
2025年上半年,己內酰胺行業產能增速不足0.1%,僅有福建地區一家企業完成技改擴能;盡管己內酰胺行業產能增速放緩,但下游PA6在2024年快速擴能后繼續釋放新產能,2025年上半年新增產能14.5萬噸,行業總產能突破至800萬噸大關,而己內酰胺與PA6產能基數差擴大至70多萬噸,導致需求增速反超己內酰胺供應增速,驅動己內酰胺企業生產積極性提升,行業開工率維持高位。
國外己內酰胺主要生產商包括德國巴斯夫、日本住友化學、荷蘭帝斯曼、日本東麗、日本宇部等。
我國主要生產企業包括中石化、旭陽集團、福建申遠新材料、平煤神馬、恒申集團、華魯恒升、兗礦能源、巨化集團、蘭花科技、海力集團、魯西化工、永榮科技等。
國內主要工廠企業及生產工藝技術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生態環境局擬對平煤神馬(寧東)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尼龍全產業鏈45萬噸/年己內酰胺一體化項目環評文件進行審查審批的公示。
該項目位于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產業區C區,占地面積156.1812公頃,總投資88.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0.4億元。項目主要建設環己酮裝置、己內酰胺裝置、PA6聚合裝置等主體工程及配套裝置。項目建成后主要產品生產規模為尼龍6切片45萬噸/年、氫氣3.78萬噸/年。
據了解,寧東尼龍全產業鏈項目于2024年12月28日在寧夏銀川簽約,項目估算總投資超百億元,生產己內酰胺、尼龍絲等全產業鏈產品。平煤神馬 (寧東) 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平煤神馬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尼龍6方面
己內酰胺是尼龍6的核心原材料,過去我國己內酰胺大量依賴進口,制約了我國尼龍6產業的發展。隨著工藝技術的逐步突破,近年來我國己內酰胺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國,推動了尼龍6產業的快速發展。
2024年,我國尼龍6切片企業的生產裝置新增產能151萬噸/年,產量達到610萬噸,同年從國外進口尼龍6切片18萬噸;當年總供給量為628萬噸,國內市場銷售量為541萬噸,對外出口量為58萬噸,總供給量多于總需求28萬噸。預計2025年尼龍6切片還將新增產能超100萬噸/年,國內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從競爭格局來看,我國PA6生產企業40余家,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和山東等地,行業集中度總體較為分散,主要生產企業包括恒申集團、魯西化工、聚合順、恒逸石化、平煤神馬、永榮錦江等,產能規模均在40萬噸/年以上。
從下游應用來看,以2024年為例,尼龍6切片下游產業市場需求如下圖所示:錦綸長絲需求量323萬噸,占比60%;工程塑料65萬噸,占比12%;錦綸工業絲43萬噸,占比8%;BOPA膜38萬噸,占比7%;錦綸短纖35萬噸,占比6%;漁網絲356萬噸,占比2%;錦綸單絲12萬噸,占比2%;其他18萬噸(超纖、地毯絲等),占比3%。
其中尼龍6切片下游產業市場的主要需求為錦綸長絲、其次為工程塑料、再次為錦綸工業絲,這三種產業的市場總容量占尼龍6切片市場總需求的80%。
圖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據相關數據預測,2024-2028年,我國尼龍6消費量將維持增長趨勢,但增速放緩,預計到2028年消費量將達到610萬噸,2024-202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3%,新增需求點仍集中在民用絲、薄膜等領域。
同期,國內尼龍6生產能力將持續擴張,預計到2028年我國尼龍6的生產能力將達到928萬噸/年,開工率下降至73%上下,市場供大于求,競爭將更加激烈,利潤率將有所下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