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確切的日期,正在成為懸在中國農藥行業所有從業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26年1月1日。從這一天起,中國農藥產業將迎來一次深刻的一次結構性變革。
今年7月,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簽發2025年第3號部令,正式公布《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對《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等四部核心規章進行系統性修訂。這一政策將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不僅是2017年《農藥管理條例》全面修訂后的又一次重大升級,更憑借多項制度創新,為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監管動力,農藥行業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過去,農藥行業在粗放式增長模式下,處于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價格戰等“內卷”泥沼之中。這不僅大幅壓縮企業利潤空間,更對農產品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如今,隨著新規落地,政策驅動的行業變革時代已然開啟,每一位從業者都需高度關注。
供給側改革加速!3年淘汰15%~20%落后產能,行業格局將重塑
當前,我國農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多數產品產能利用率長期低于60%。以常見的除草劑草甘膦、殺蟲劑毒死蜱為例,其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30%,供需失衡問題嚴重。
2022—2024年數據顯示,即使我國農藥出口量不斷創出新高,然而我國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主要農藥品類產能利用率僅在30%~60%區間,大量產能閑置造成資源浪費。
如今,監管部門通過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隱性添加、低價傾銷等違規行為,倒逼落后過剩產能加速退出市場。據業內預測,未來3年將有15%~20%的落后產能被淘汰出清,行業供給格局將迎來優化升級。
隨著落后產能逐步退出,優勢企業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標準也將在監管推動下持續提高。同時,企業間惡性價格競爭將得到有效遏制,產品價格體系逐步回歸理性。
預計到2027年底,農藥市場秩序將實現明顯改善:“內卷式”低價競爭將逐步好轉,產品質量與合規水平顯著提升,非法生產等行為被根本遏制,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意識大幅增強,全行業逐步向健康有序發展方向演進。
“農藥標簽”新規引發登記資源搶位賽
在監管高壓治理的同時,農藥登記管理也迎來了重大變革。農藥標簽新政,即“一證同標”政策的深化實施,為市場競爭再添變數。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告第925號發布,就農藥標簽和說明書標注有關事項公告,預示著“一證同標”制度將于2026年起正式落地實施。“一證同標”,即每個農藥產品必須持有獨立的登記證號,一個登記證對應唯一的產品標識,從而杜絕長期存在的“一證多品”亂象,并將引發農資行業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結構性變革。“一證同標”新規大幅抬高了農藥產品的合規門檻,將終結部分企業通過租借證件、委托加工等方式衍生偽劣品牌的局面,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業內人士預計,新政落地后國內超過80%的農藥產品將因不符合新規而面臨退市,市場實際流通的農藥品牌或將從目前的16萬余個銳減至約3萬個。農藥市場將經歷從“產品過剩”向“貨源短缺”的巨變,一度甚至可能出現“無貨可賣”的局面。與此同時,該政策將激起農藥企業新一輪登記資源的“搶位賽”——大量過去依賴“一證多品”模式生存的企業不得不搶抓時間申請新登記證。擁有豐富登記證資源和研發實力的頭部企業將在競爭中掌握更大主動權。登記證不再僅是合規標簽,更成為決定農藥產品未來5-7年市場命運的戰略資源。在新規落地和市場壓力的雙重驅動下,2025年的中國農藥行業正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登記資源爭奪戰。
行業“正風治卷”!三年行動破解亂象,合規企業迎曙光
農藥作為農業生產中作物“醫生”,對保障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但近年來,行業無序競爭、隱性添加等問題持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讓合規企業困難重重。
2025年7月,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果斷啟動全行業“正風治卷”三年行動,以“破亂象、立標準、強創新、促發展”為核心目標,直擊行業痛點!行業調研顯示,當前非法添加未登記活性成分、無資質企業非法生產、低價傾銷等問題十分猖獗。在與違規產品的競爭中,合規企業往往處于劣勢,生存壓力巨大。
數據讓人觸動:2024年農藥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約5.7%,創歷史新低!在環保、安全要求日益嚴格的當下,企業若長期無利可圖,不僅難以實現持續發展,新產品研發、產品質量提升更是無從談起。
此次“正風治卷”行動明確重點任務,為行業發展劃定紅線:
? 嚴禁在產品中添加或以助劑名義銷售隱性成分、未登記活性成分;
? 嚴厲打擊無資質非法生產行為,斬斷違規產業鏈;
? 嚴禁銷售或采購非法母藥加工制劑,從源頭把控質量;
? 堅決抵制低價無序競爭,嚴禁低于成本價傾銷,維護市場公平。
農藥姓“農”,一個產能結構更合理、競爭秩序更健康的農藥產業,將為保障中國的農業生產安全和現代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行業景氣初現回暖!未來可期,但挑戰仍在
盡管嚴厲監管可能讓行業經歷短期陣痛,但目前市場已顯現積極信號。受部分農藥產品銷量上漲、價格回升,以及企業降本增效等因素推動,龍頭企業業績率先回暖。
從上市公司披露數據來看,2025年上半年部分企業業績同比明顯增長,同時不少同行企業上半年業績也實現大幅提升。這表明農藥行業中,部分產品供需狀況正在改善,積極因素逐步積累。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當前仍有大量產品處于供過于求、價格低位的困境,行業整體競爭形勢依然嚴峻,市場回暖的可持續性還需持續觀察。
展望未來,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農藥產業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政策扶持與行業自律的雙重作用下,農藥行業有望擺脫無序競爭困局,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正軌。嚴格的登記和生產監管將倒逼企業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與安全性,“一證同標”等舉措將優化市場環境和產銷格局。
短期內,行業可能面臨整合洗牌的陣痛,但從長期來看,具備技術優勢、合規優勢的企業,將在更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實現以創新為驅動的可持續增長。
行業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拐點。過去的成功經驗正在迅速變為未來的負債。現在,每一個從業者都必須捫心自問:我的商業模式能否經受住這場風暴的考驗?我該如何重新設計我的戰略,以確保不僅能活下來,還能在新時代的黎明中茁壯成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