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中試平臺建設,《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等陸續發布;編制《制造業中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余個省份出臺中試專項政策;一批專業化的中試平臺正加速培育。
在此背景下,8月22日,2025第二屆化工中試基地創新發展促進會在蘭州新區召開。與會專家聚焦中試平臺建設路徑、可持續發展機制及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提升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中試不是簡單的對于放大倍數的驗證實驗,中試驗證平臺是化工材料產業原始創新的關鍵支撐。”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副院長王曉鐘開宗明義。王曉鐘指出,當前我國化工中試基地發展情況不均衡,中試基地數量雖已達近70家,但中試平臺的建設和各地化工產業規模并不匹配,多為政府主體,側重于提供場地服務,但技術服務尚有欠缺,且存在政策細則不明晰、安全管理規范不健全等現實問題。
化工中試基地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王曉鐘表示,中試基地應兼顧公益和商業需求。中試平臺是行業基礎設施,要求具有公益和共享屬性;同時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一環,具有自身盈利的屬性。目前化工產業對中試基地的核心需求是建設共享共用服務型中試平臺,并應優先服務于不具備自行實施中試驗證的創新技術團隊和中小型企業。
他建議,業內各方應齊心協力打通政策“堵點”、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組建復合型和多層次的人才隊伍、兼顧公益和商業需求、健全安全管理體系、保護知識產權,通過智能化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王曉鐘介紹了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中試平臺的成效,推動了電子特氣、等離子體裂解等關鍵技術產業化。
化工中試基地建設,離不開安全管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質量安全環保部副主任查偉剖析了化工中試環節面臨的安全風險及管理重點。他介紹,國內首個中試行業標準《化工中試項目安全風險管控指南》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組織制定,規定了化工中試項目(裝置)在立項、設計、建設、運行、結題、處置等環節中對安全風險管控的要求。
查偉強調,項目單位是安全責任主體,選址必須位于省級認定的化工園區、中試基地或合規企業用地;涉及危險化學品的項目必須同時設計、施工、投入使用;危險性不明的新物料需強制鑒定,危險化學品現場存量不得超過24小時用量,并嚴格分類儲存。此外,應組織專業人員對中試工藝進行全面審查,分析其反應原理、操作條件、物料特性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應編制安全評價相關報告,并進行評審;涉及重點監管的項目,需完成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此前,國內尚未制定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項目的相關標準與規范,中試項目落地較困難。今年6月,國標《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正式實施,是我國首部針對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的國家標準。中國化學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姚大元介紹,該《導則》以建設現代化開放型中試基地為目標,系統規定了化工園區中試基地的選址、總體布置、建筑與結構、分區設施、公用工程、安全環保與消防、信息化以及中試裝置重復利用和報廢等各項條款。姚大元表示,“中試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產業,可顯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他介紹了中國化學東華公司參與建設的長春北湖精細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范縣新材料中試基地、定遠鹽化園區中試基地等中試基地的建設情況。
“化工中試研究過程非常特殊,諸多工藝尚未定型,不確定因素多,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優化調整,需要更為靈活和寬松的政策來支撐。”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斌表示,我國中試基地科研成果轉化存在中試工程研發缺失、中試過程合理流程欠缺、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民營企業很難參與等問題,導致整體轉化率較低。其原因包括產學研創新主體協同不足、科技成果與中試開發缺乏有效銜接、中試研究成本高且風險大等。
為此,胡斌指出,開展中試研究并完善生產工藝是提升精細化工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必要過程。胡斌介紹了蘭州新區中試基地的建設情況。該基地的建設旨在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環節的“斷鏈”問題和“卡脖子”技術,并促進蘭州新區科技成果高質量發展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將蘭州新區化工園區打造成國家一流的科技創新園區。目前已在原子組裝新材料、硝化技術智能化研究等領域實現產學研成果轉化。
蘭州新區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專班成員高明強介紹了蘭州新區“甘智匯”科創園的建設歷程。該園區創立了“一核多區”的發展思路,即以產業孵化大廈為核心,打造創新策源總部;以綠色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數據信息、裝備制造、核技術應用等6個特色優勢產業為成果轉化承載區。依托蘭州新區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專精特新孵化基地,配套建設專業檢測分析平臺,該園區打通“研發-中試-產業化”全鏈條成果轉化機制。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數據信息、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核技術應用六大產業在此集聚。
高明強介紹,該園區通過打造產學研合作平臺、孵化加速平臺等共享平臺,創設全流程扶持保障機制、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支持、建立技術經理人隊伍、科創基金體系和科技創新風險共擔機制等創新機制,構建高效成果轉化體系。
上海東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應用技術總監劉琦指出,當面對有難以放大的單元操作及裝置、工藝過程中積累雜質并造成影響、想要驗證工藝過程及裝置的可靠性并需長期提供市場開發用的樣品的情況,通常要進行放大試驗,且必須設立中試裝置。
劉琦介紹,東庚化工聚焦先進模塊化中試技術在化工材料產業化中的應用,開發出模塊化、可自由組合的中試裝置,采用管道式連續反應器,通過結晶耦合分離技術,單程收率達90%以上,并具有高效脫揮等優勢。東庚化工已為四川和邦生物提供24萬噸氫氰酸裝置技術;為興發集團開發電子級磷酸提純工藝,打破壟斷;服務天賜材料等鋰電企業優化碳酸亞乙烯酯熔融結晶工藝等。目前,東庚中試基地已落戶寧東中試基地,通過模塊化組合解決反應、分離、聚合等關鍵步驟瓶頸,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菲立化學工程(遂昌)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柴文玉介紹了安全智能連續流反應器的產業化應用情況。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流動化學裝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連續流反應器。柴文玉表示,“流動化學是化工發展和智能制造的共同需求。”在連續流技術應用中,該公司響應國家政策,開發了微通道、管式、動態反應器及固定床等多種設備類型,適用于硝化、氯化、重氮化、氫化氧化等各種危險工藝。典型案例包括甲硝唑連續流項目,實現全流程全自動無人化生產。所用反應器均超溫超壓自動報警緊急切斷,具備緊急釋放清洗功能,提升安全水平。另外,該公司自研的六合一固液分離裝置,全球首創液壓過濾技術,非壓力設備,全自動全密閉全智能,濾餅均勻,含濕率低,無尾氣,分離效率提高70%以上,完美替代離心機、板框和三合一等傳統設備。
柘科(中國)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郄忠偉介紹,部分中試裝置存在運行周期長短不一、排放工況復雜多變的問題,且在運行時沒有配置燃燒設備,但具有燃燒需求。該公司向各中試基地提供專業租賃燃燒設備和現場服務,主要服務于中試裝置運行、長輸管道吹掃、儲罐排氣及設備檢維修等場景,尤其針對中試裝置間斷運行、排放工況復雜多變的特點,提供靈活、高效的臨時燃燒處理能力。
目前,該公司的租賃服務已應用于遼寧鼎際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昕特瑪精細化學(寧波)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中試項目上,解決中試基地無永久燃燒設施的臨時排放需求,通過設備租賃節約固定資產投資。同時,租賃的設備在運行期間都屬于質保期,解決了客戶的后顧之憂。
“作為國內首批、西北首家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寧東中試基地是寧東科技創新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寧東中試平臺要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中試平臺運營模式、制度創新模式和政策支持經驗。”寧東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負責人王艷飛表示。北京海望有機液體儲氫中試項目及儲氫材料工廠項目、中化環境泰和新材項目污鹽資源化技術等項目已在該中試基地落地。為更好地服務企業與項目,該中試基地打通包含“概念驗證中心-小試放大-中試驗證-產業化”流程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并具備產業化投資功能,打造寧東實驗檢驗中心提供高標準實驗與檢測服務,中試項目實現從訂單式引進向批量式引培中試項目轉變。在營商服務方面,該中試基地從以“租金+政府補貼”為主,向“創新+創投”轉變,成立創投基金和撥改投基金,加速中試驗證、產業化落地。王艷飛介紹,為降低企業中試項目投入,加速先進成果落地轉化,中試項目申報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重點支持領域項目、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最高可獲得補貼額為其研發投入的30%,不超過500萬元。
中試試驗的費用由誰出?試驗失敗的損失誰來擔?國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付興國介紹,該公司創新推出“保貸聯動”模式,打通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務:其與太平洋財險合作“中試保險+風險減量”服務,建立了中試風險分擔機制;推進銀行設立“中試貸”,建立“保貸聯動”機制,為投保的中試主體提供貸款支持;并與建信投資合作搭建“股貸債保”科技金融模式,為投保的中試主體提供接續融資服務。目前該模式已實現產業化應用。該公司支持蘭州化物所聚乙烯醚小試技術在蘭州新區開展中試試驗并完成中試投保,即將獲銀行融資授信。下一步,該公司將通過中試科創基金的接續投資,打造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
民營企業建設中試平臺的難點和機遇在哪里?京博研究院副總經理吳文雷介紹,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京博)聯合11個校企單位共建“山東綠色化工與新材料中試平臺”,圍繞高端化學品和高性能材料兩大方向,打造行業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并于今年5月入選首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該平臺服務于“新工科”建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通過搭建起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等八大技術平臺,覆蓋聚合、催化、氧化等化工生產核心工藝,打造高端化工品與高性能材料方向的“產學研用金服”新模式。為提升中試平臺的服務能力,京博對標杜邦、巴斯夫等國際標桿企業,搭建“中試商業化管理體系”,對入駐項目的商業可行性、技術可行性開展系統的綜合評價,最終篩選出滿足各要素的高成功率項目。
在化工中試基地創新發展交流分享環節,大連長興科創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企業發展部部長王健介紹,大連長興島中試基地建設了加速器項目,可以實現中試后的小規模生產,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在園區拿地建廠,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另外,園區內的大型石化企業可為產業化項目提供原材料、公用工程配套等。王健表示,該中試基地在安全管理、經營等方面存在現實壓力。他建議,中試基地可通過項目產業化股份的分紅來反哺中試項目,從“房東”轉變為“股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
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唐志民提出,除鼓勵化工園區建設中試基地外,還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行建設中試平臺或項目,建議配套出臺相關導則、標準,簡化備案、安評、環評流程;對僅為改進現有成熟工藝開展的中試項目不應“一刀切”,限制在在役裝置上做側線試驗。中試產品客戶驗證是開展中試的主要目的,如果不能銷售給下游做應用,就只能當危廢處理,建議完善中試產品定向銷售和應用政策;另外,要在政策層面為中試裝置完成試驗任務通過技術改造轉為生產裝置預留通道。
江蘇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產研負責人張輝提出,中試項目處于不斷調整驗證中,具有諸多不確定性。建議相關部門出臺中試項目的安評、環評導則或方案,并結合中試階段小批量、試驗性、工藝不穩定等特點制定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另外,如何拓展中試基地的盈利渠道和適宜的合作模式,如何保護中試基地的管理者,是業內需要共同探討解決的問題。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徐巖主持。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化工報傳媒中心、綠色化學合成與轉化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蘭州新區化工園區重點企業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