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石科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石化生物航煤生產(SRJET)技術成功許可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與中國石化的合資項目,實現首次國際許可,標志著中國石化可持續燃料領域綠色低碳核心技術走向世界,將為全球航空業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50%以上,是全球航空業減排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將我國目前每年消費的3000萬噸航煤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5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5億棵、超過3000萬輛轎車停開一年。
2011年前,國內尚無商業化生物航煤產品及適航體系。石科院與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等單位密切合作,先后完成原料篩選、技術路線設計和工藝條件優化、催化劑配方定型、工業放大等研究工作。“我們構建起‘兩段三區’分子重構反應體系,通過碳碳雙鍵加氫飽和、加氫脫氧、碳鏈異構的加氫反應分區調控。同時,創制了高穩定選擇性脫氧催化劑和高選擇性鏈烷烴異構催化劑,研發出系列配套催化劑,形成突破性的中國石化SRJET技術。”石科院副院長王輝國說。
據王輝國介紹,該技術可利用俗稱“地溝油”的餐飲廢油和棕櫚油、蓖麻油、棉籽油等多種動植物油脂作為原料,生產高質量航空煤油,產品質量及工藝技術指標完全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技術水平。
近年來,中國石化SRJET技術成功實現從技術研發到商業飛行、從客運到貨運、從國內到國際航線的“三連跳”,推動我國生物航煤從規模化生產邁向商業化應用新階段。2011年9月,鎮海煉化采用SRJET技術首次產出合格生物航煤產品,命名為“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2014年2月,中國石化獲民航局頒發的我國首張生物航煤適航許可證。2015年3月,加注1號生物航煤的海航HU7604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后平穩降落北京國際機場,標志著生物航煤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成功。2017年12月,1號生物航煤實現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2022年12月,1號生物航煤完成首次貨運國際飛行。2024年6月,1號生物航煤加注國產大飛機C919并成功試飛,填補國產生物航煤在國產機型加注的空白。
下一步,中國石化將持續加大創新投入,開展生物航煤技術升級迭代,為國內及全球民航低碳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