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發布了2025年江蘇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結果,共有33項新材料產品入選。
首批次新材料,是指在行業內實現原始創新或顯著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進入市場初期尚未形成規模化應用的新材料產品。本次認定的33項省首批次新材料,廣泛服務于半導體、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些產品在使用功能、性能參數、品種規格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總體呈現技術含量高、自主創新強、市場空間大、應用前景好等特點,代表了江蘇新材料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在半導體領域,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的“KrF光刻膠-HTKN601”、江蘇艾森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銅凸塊工藝用高性能厚膜負性光刻膠”、瑞紅(蘇州)電子化學品股份有限公司的“I線正性光刻膠”以及晶瑞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5納米制程用超凈高純半導體級過氧化氫”等產品,直接瞄準芯片制造的關鍵環節,助力解決“卡脖子”難題。
航空航天與高端裝備方面,江蘇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發動機單晶葉片用合金、江蘇隆達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的超高純合金錠和深海艦船用合金管、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的SYT70干噴濕紡超高強碳纖維和SYM40X高強高模碳纖維、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HM50E級和T1100級碳纖維、南京春輝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醫用激光光纖等,展現了江蘇在關鍵基礎材料領域的硬實力。
新能源材料表現亮眼,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及氧化石墨、仁爍光能(蘇州)有限公司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材料、太倉巨仁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耐高溫抗氧化易焊接光伏焊帶、江蘇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長壽命耐高電壓無鹵阻燃聚酰胺材料等,為光伏、儲能和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高性能解決方案。
此外,江蘇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導體用石英舟、江蘇聚成金剛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細高強度鎢絲金剛石線鋸、海安浩馳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智能變色控溫節能自清潔薄膜、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SK防藍光單體等,均在各自細分領域具有突破性意義。
在應用環節,江蘇省工信廳積極推廣應用《江蘇省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的新材料產品架構起“目錄推廣—產品認定—應用示范”的梯度支持政策體系。江蘇省省工信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研發應用的政策舉措》,為省首批次新材料配套了推廣應用“一攬子”增量政策:首先是政府采購支持,推動首批次新材料納入科技創新采購政策范圍,并探索在省屬企業中建立應用盡職免責機制,將其納入考核。其次是招標投標便利,首批次新材料參與投標時,僅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即可視同滿足市場占有率等要求。此外還有“免申即享”的示范應用支持,簡化流程,加大對示范項目的扶持力度。
在強化政策協同方面,資金支持是打通應用鏈條的關鍵一環。為增強企業獲得感,江蘇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創新聯合體研發首批次新材料和相關中試平臺建設;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相關專項基金也將積極投資首批次新材料應用項目。此外,江蘇省還積極落實國家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鼓勵企業為目錄內產品投保,有效分擔應用風險。在“智改數轉網聯”和設備更新方面,新材料企業亦可享受省級財政貼息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項目支持,用于新材料產業的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中國新材料產業第一城蘇州。江蘇新材料產業基礎雄厚,集群綜合競爭力全國領先,擁有蘇州(中國新材料產業實力最強城市)、無錫等一批的新材料產業高地,培育了蘇州納米新材料、常州新型碳材料、蘇南特鋼材料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及21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度新材料產業城市競爭力TOP50排行榜揭曉,蘇州以91.58的產業競爭力指數榮登中國新材料產業城市榜首。
另外,蘇州實驗室是江蘇擁有材料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江蘇累計建設了4家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2家)、65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8家),建立56個新材料領域中試平臺培育庫,形成了一批實力突出的企業梯隊和創新載體。
據統計,2023年蘇州市規模以上先進材料產業產值成功跨越萬億元大關,成為該市第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蘇州在新材料領域擁有納米新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及高性能功能纖維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據統計,蘇州化工新材料領域已集聚相關重點企業755家,規上企業683家,其中全球化工50強獨資或參與投資建設的企業52家(截至2024年9月)。2024年上半年,蘇州化工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1413億元。
納米材料方面,蘇州工業園區已成為國家納米產業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并成功躋身全球五大納米產業集聚區之一。此外,蘇州納米新材料產業集群也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群規模約占全國總量的30%,穩居行業首位。多年來,該集群持續深耕納米電子信息材料、納米生物醫用材料、納米能源環境材料及納米功能材料等前沿領域,同時拓展至光電子、傳感器、微納制造等應用領域。
高性能功能纖維材料方面,擁有盛虹控股集團(超細纖維、差別化功能性纖維)、恒力集團(聚酯纖維)、國望高科(東方盛虹控股,民用滌綸長絲)、超美斯(間位芳綸纖維、高性能芳綸紙)等代表性企業。2022年,蘇州高性能功能纖維產業工業產值達2900億元左右,高端紡織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關于蘇州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可以查看我們往期分析文章中國新材料第一城,里面詳細分析了蘇州在氟硅材料、烯烴高分子材料、新能源鋰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油脂化工及衍生專用化學品、酚酮及衍生材料等高端化工材料與精細專用化學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分布情況與代表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