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化工產業重鎮,江蘇省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產業升級浪潮。從長江沿線的南京揚子石化,到沿海的連云港石化基地,再到蘇中地區的泰州化工園,江蘇省化工產業版圖正在被重新定義。
數據顯示,江蘇省在建和規劃的重大化工項目總投資已超過2000億元,涵蓋煉化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細分領域。這些項目將如何重塑江蘇化工產業格局?哪些技術突破值得關注?
基于19個重點項目的分析可知,江蘇化工產業正在向三個方向加速轉型:高端化學品替代進口、新能源產業鏈配套、碳中和技術路徑探索。
千億級煉化基地:產業鏈重構的核心引擎
連云港盛虹:
全球最大EVA生產基地已成型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作為投資規模達1700億元的超級工程,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產能規模,更在于產業鏈的完整性重構。項目1600萬噸煉油裝置與110萬噸乙烯裝置的協同運營,實現了從原油到高端化學品的一體化生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100萬噸EVA產能已于2025年3月全面達產,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EVA生產基地。這一產能規模不僅滿足了國內光伏封裝膜的供應需求,更在全球EVA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項目帶動徐圩新區形成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效應,周邊配套投資已超過300億元,為連云港打造世界級石化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京揚子石化:
百億級技術升級引領轉型
揚子石化115.81億元的技術升級項目代表了傳統煉化企業向新材料轉型的典型路徑。項目實施乙烯裝置重構及下游新材料一體化改造,產品結構從傳統石化產品向高端聚烯烴、特種橡膠等新材料傾斜。
該項目已列入2025年江蘇省重大實施項目,預計將顯著提升揚子石化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產業園的核心地位。
新能源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崛起
動力電池材料:
連云港打造全球鈷加工中心
連云港凱實新能源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其中二期投資36億元,主要建設10萬噸三元前驅體和6萬噸電池級硫酸鎳生產線。項目產品直接對接高鎳NCM811正極材料需求,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池材料一體化項目之一。
該項目的戰略意義在于構建了"鈷礦開采-前驅體制備-電池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有效保障了我國動力電池供應鏈安全。項目全面達產后,連云港將形成全球最大的金屬鈷加工基地。
光伏封裝材料:
華平凱通擴大產能優勢
華平凱通光伏組件封裝材料項目規劃總產能21.6萬噸,分兩期建設。一期20條產線已于2024年4月投產,二期40條產線計劃2026年建成。項目總投資20億元,產能規模在全球光伏封裝膜領域位居前列。
該項目的技術優勢在于產品質量穩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為江蘇省鞏固光伏產業鏈優勢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撐。
關鍵技術突破:填補高端材料供應空白
碳纖維產業:
從T700到T1100的技術跨越
江蘇省在碳纖維領域布局了兩個重要項目,代表了不同的技術路徑選擇。
淮安新鳳鳴規劃年產5萬噸T700級碳纖維,總投資30億元,主要面向風電葉片和汽車輕量化市場。該項目計劃2026-2027年投產,將形成"丙烯腈-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產業集群。
連云港中復神鷹則專注于T1100級碳纖維中試生產,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T1100級碳纖維此前主要依賴進口,該項目的成功將顯著提升我國高端碳纖維自主供應能力。
半導體材料:
徐州博康突破光刻膠技術
徐州博康光刻材料項目建設ArF光刻膠中試線,產品用于28nm及以上制程芯片制造。
項目的技術難點在于光刻膠的純度控制和性能穩定性,成功突破將為徐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樹立高端化產品形象。
綠色化工:碳中和技術路徑探索
煤化工綠色升級:
多地布局現代煤化工
新沂新恒盛合成氨尿素搬遷升級項目總投資49.7億元,2025年進入投料試車階段,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并配套CCUS技術。項目形成"煤炭-合成氨-甲醇"完整產業鏈,推動華東煤化工綠色升級。
宜興靈谷綠色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投資超過120億元,計劃2026年底投產,建設100萬噸合成氨、88萬噸尿素生產線,主要產品為電子級氫氣、超純氨,應用于半導體和氫能領域,填補國內電子特氣領域空白。
丙烷產業鏈:
南通新浦化學拓展C3版圖
南通新浦化學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投資33億元,包括80萬噸PDH裝置,采用魯姆斯CATOFIN技術。項目2024年底設備安裝收尾,2025年投料試車,為南通化工園區形成"丙烷-丙烯-聚丙烯"一體化布局。
綠氫產業:
鹽城法液空引領生物制氫
鹽城法液空生物綠氫綠醇一體化項目計劃投資超過100億元,建設年產5萬噸生物基綠氫和綠色甲醇生產線。這是全球首個萬噸級生物綠氫項目,產品主要應用于航運燃料領域。
項目的技術創新在于以生物質為原料制取綠氫,相比傳統電解水制氫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更好的經濟性。項目建成后將為鹽城高新區形成"綠氫-綠醇-儲能"產業集群。
循環經濟:
百順科技構建鋰電回收體系
江蘇百順循環科技鋰電池廢極片處理項目投資5.2億元,年處理能力9.6萬噸,可回收碳酸鋰、銅箔等關鍵資源。項目將于2026年投產,有望推動鹽城形成鋰電回收產業帶。
該項目的價值在于構建"退役電池-再生材料"的閉環體系,顯著降低對原生鋰資源的依賴,符合碳中和發展要求。
特種材料:
多領域專業化布局
泰州匯得聚氨酯新材料項目建設TPU生產線,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密封,為泰州提升聚氨酯材料自給率提供支撐。
通州灣藍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烴項目規劃年產50萬噸高端聚烯烴,包括20萬噸FDPE裝置、5萬噸乙丙橡膠裝置、10萬噸POE裝置等,預計2026年投產運行。項目將填補中國高端聚烯烴領域空白。
如東威名尼龍新材料項目投資超過50億元,主要產品為高端尼龍,應用于汽車輕量化部件。項目將形成"己二腈-尼龍-改性材料"產業鏈,對替代美國英威達產品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研發創新:
盛虹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啟動
盛虹先進材料國際研發中心項目2025年啟動建設,投資超過8億元,聚焦光伏封裝用POE膠膜、半導體用COC光學樹脂的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推動POE、COC國產化進程。
氫能裝備:
揚州突破液氫儲運技術
揚州中遠海運液氫運輸船項目2025年開工建設,計劃2027年投產,建造全球首艘1000立方米液氫運輸船,總投資12億元。項目對破解液氫儲運技術難題具有重要意義,將形成"液氫裝備-運輸-加注"產業鏈。
連云港:
石化一體化基地優勢突出
連云港憑借港口優勢和政策支持,已形成以盛虹煉化為核心的石化產業集群。除主體煉化項目外,凱實新能源、中復神鷹等配套項目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條,使連云港成為江蘇化工產業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
南京江北:
傳統石化向新材料轉型
南京江北新材料產業園以揚子石化技術升級為契機,加快向新材料產業轉型。園區內金陵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投資26億元,2025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2027年7月投產,包括150萬噸/年柴油加氫裂化裝置改造,體現了"減油增化轉特"的發展方向。
泰州:
潤滑油等細分領域專業化發展
泰州依托中海油潤滑油項目和匯得聚氨酯項目,在高端潤滑油和特種材料領域形成專業化優勢。中海油項目規劃建設API-SP級潤滑油生產線,有望打破國外對高端潤滑油市場的壟斷。
投資趨勢:
產業升級驅動資本集聚
從投資規模分布看,江蘇化工項目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特征。超百億級項目主要集中在煉化一體化和新能源材料領域,如盛虹煉化(1700億元)、揚子石化技術升級(115.81億元)、凱實新能源(100億元)等。
50億元以下項目則主要分布在細分技術領域和專業化產品方向,如博康光刻材料、百順循環科技等,這類項目雖然投資規模較小,但技術含量高,對產業鏈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從時間節點看,2025-2026年是江蘇化工項目集中投產的關鍵期,預計將有超過10個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為江蘇化工產業注入強勁發展動力。
發展前景:三大趨勢重塑產業格局
高端化替代進口:
從EVA、T1100碳纖維到ArF光刻膠,江蘇化工項目普遍瞄準高端市場,通過技術突破實現進口替代,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
新能源產業協同:
動力電池材料、光伏封裝材料、氫能產業鏈等新能源相關項目占比超過40%,體現了化工產業與新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趨勢。
綠色低碳轉型:
CCUS技術應用、生物制氫、循環回收等綠色技術在多個項目中得到體現,顯示江蘇化工產業在碳中和目標下的主動轉型。
江蘇省這一輪化工產業投資浪潮,不僅將重塑省內化工產業格局,更將對全國化工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隨著這些項目陸續投產,江蘇有望在高端化學品、新能源材料、綠色化工等領域確立更加穩固的全國領先地位。
(化工平頭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