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安部對外發布《關于依法打擊知識產權犯罪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高標準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高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意見》明確,要向保護科技創新精準發力,深入開展防范打擊商業秘密犯罪“安芯”專項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向推動產業發展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消費品領域侵權假冒犯罪,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向促進文化繁榮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犯罪,促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要向守護民生安全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領域多發性犯罪,消防器材、建筑材料、電氣設備等領域危害生產生活安全的假冒偽劣犯罪,涉種子、化肥等套牌侵權犯罪,以及制售假煙犯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意見》提出,要完善打擊模式,對知識產權犯罪實施精準打擊、深度打擊、規模打擊、聯動打擊,提升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質效;要推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建立健全常態化警企聯系服務機制,強化法治服務精準供給;要依托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等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推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要圍繞“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等重要節點,集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將企業群眾的關心關注轉化為發現問題、推動工作的源頭活水;要發揮雙多邊機制作用,深化國際執法合作,推動完善涉外知識產權法治體系,強化涉外知識產權保護。
《意見》強調,要加強法制建設,實現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工作與科技、產業和經貿等戰略部署、重大任務政策協同、目標協同。要嚴格執行接報案與立案、跨省涉企案件管轄、強制措施適用、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異地辦案協作等規定,提升專業化、規范化執法水平。要深入開展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辦案質效評估和執法質量監督。要會同有關部門完善鑒定檢驗工作制度,建立跨部門專家共享制度,帶動提升偵查辦案能力水平。
《意見》要求,要全面構建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知識產權犯罪偵查機構職能體系,做專做強專業力量。要常態化開展培訓練兵,建好用好專家人才隊伍,提升專業能力。要依托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構建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深化全方位、各領域、多層次警務協作。要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加快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智能化數據化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