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24年度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前100位企業”在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上公布。
01 “2024年度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前100位企業”發布
2024年,國藥集團連續五年蟬聯榜首,華潤醫藥與齊魯制藥穩居第二、第三席位;遠大集團與復星醫藥位次互換,分列第四、第五;石藥集團則繼續位居第六,頭部陣營格局穩定,強者恒強。
不過,2024年第7至10位出現顯著變動,新晉企業占據三席:諾和諾德(中國)憑借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及新一代胰島素產品的市場表現首次躋身前十;恒瑞醫藥以49.6%的創新藥收入占比回歸,彰顯其研發轉型成效;正大天晴則得益于其近年獲批上市的生物類似藥和新藥,以及引進的高價值產品。
2024年,還有8家企業新晉前百,分別是北京同仁堂、四川百利藥業、凱萊英醫藥集團、赫力昂(蘇州)制藥、中美天津史克制藥、華立醫藥集團、華邦生命健康和億帆醫藥。
這些企業的成功晉級,得益于其各自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如百利藥業憑借授權收入的強勁拉動,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實現超過10倍的跨越式增長,從而一舉挺進百強第53位;而億帆醫藥則主要憑借新產品商業化放量,因此成功邁入前百陣營。
數據來源于反映國家醫藥工業經濟運行狀況的唯一官方資料《中國醫藥工業統計年報》,取自年報綜合冊中主營業務收入排序前100位的企業。
02 醫藥行業分化加劇 頭部企業面臨深度調整壓力
在會議現場了解到,“2024年度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前100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049.7億元,較2023年度(10301.9億元)下降2.5%,利潤總額2093.1億元,較前一年上升0.9%。
據醫藥地理的報道,在市場環境與政策調整的雙重影響下,前100位企業的總體收入已連續三年出現下滑,從2022年同比下降4%,到2023年降幅收窄至0.3%,2024年降幅增大至2.5%。
與此同時,2024年前100位企業入圍門檻降至30.2億元,前十位企業門檻同步回落至237.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和6.3%,延續了2023年的下行趨勢,反映出頭部企業正面臨深度調整壓力。
從集中度情況看,自2018年首次突破30%以來,該指標始終在30%至36%區間波動,2024年較2023年下降1.1個百分點至 33.8%,醫藥行業正在經歷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轉變的結構性調整過程。
在行業競爭加劇和創新轉型壓力下,我國醫藥企業加速分化。
2024年,前100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實現雙增長的企業有42家,其中15家企業兩項指標增幅超過兩位數;而兩項指標雙下降的企業達31家,其中17家企業降幅超過10%。
企業的經營表現差異,主要體現在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的差距上。這種差異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路徑的不同。
從行業實踐來看,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來源于三個維度:一是以恒瑞醫藥、信達生物為代表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通過研發突破和專利授權實現業績增長;二是以哈藥集團為典型的營銷體系優化模式,借助渠道變革提升經營效率;三是以片仔癀等企業為代表的品牌價值驅動模式,依靠品牌溢價保持穩定發展。
這三種模式分別體現了技術創新、市場運營和品牌建設等不同維度的競爭優勢。
最后,從企業主體結構看,2024年前100位企業中,內資、外資、港澳臺商投資及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數量分別為66家、15家、13家和6家,其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3.1%、17.6%、15.7%和3.5%。
至于區域分布方面,2024年,前100位企業數量超過5家的地區共7個,依次是江蘇(16家)、北京(12家)、浙江(12家)、山東(11家)、上海(7家)、廣東(7家)和天津(6家)。其中,江蘇省前100位企業數量連續兩年居首,且其百強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在全國占比24.2%。
2024年,北京前100位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居全國首位,分別占前100位企業總體的21.4%和23.6%,且其12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值也領跑全國。
2024年度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為企業
數據來源:2024《中國醫藥工業統計年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