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6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設備更新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2000億元,第1批約1730億元資金,已按照“地方審核、國家復核”的原則,安排到16個領域約7500個項目,第2批資金正在同步開展項目審核篩選。
在2024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了設備更新的重點行業和領域,涉及石化化工行業、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行業、鋰電池行業、光伏行業、石化通用裝備等。
本文摘錄了與化工新材料相關行業設備更新的重點方向。
石化化工行業設備
《指南》中明確了石化化工行業設備更新目標:以煉化、煤化工、氯堿、純堿、電石、磷肥、輪胎、精細化工等領域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20年的主體老舊裝置為重點,推動老舊裝置綠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老舊、低效、高風險設備。
到2027年,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3級及以上企業比例達到15%以上,4級及以上企業比例達到7%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5%以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5%以上,改造裝置能效達到《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標桿水平,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涉及煉油、乙烯、對二甲苯(PX)、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煤制烯烴、燒堿、純堿、電石、磷氨等產能變化的,應符合產業政策要求,嚴禁違規新增產能。
《指南》確定了石化化工行業設備更新5大重點方向:
1.節能減污降碳改造。采用高效催化、生物催化、超重力反應、膜極距及氧陰極離子膜電解、半水法工藝或二水-半水法磷酸生產等效率提升技術,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熱集成精餾、換熱網絡系統優化、半廢鍋流程等節能技術,直接氧化法環氧氯丙烷、無汞觸媒生產聚氯乙烯、資源綜合利用等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升級,更新固定床煤氣化爐、小電石爐(<25000KVA)、低效電機、精細化工開放式反應器(釜)等低效設備及儀器儀表。
2.智能化改造。以煉化領域優化生產計劃及工藝過程,煤化工領域提高安全管控、能源平衡及成本精細化管理水平,氯堿領域提升工藝穩定性,輪胎領域提高勞動生產率及加快服務化轉型,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領域提升質量穩定性及安全環保水平等為重點,推進企業在生產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環保等重點環節加快新型工業網絡、儀器儀表、智能裝備設備、關鍵軟件和系統等“基礎填平補齊”和改造提升。開展裂解爐、壓縮機等主要設備狀態監測及預測性維護,“工業互聯網+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建設,智能立體倉儲及智能裝卸機器人、智能安全應急設備應用。
3.本質安全水平提升。重點采用液相加氫、連續化、微反應等低風險工藝技術,加快更新老舊反應器(釜)、精餾塔、壓縮機、泵、換熱器、儲罐等設備及儀器儀表。
4.工業操作系統升級改造。全面推進分布式控制系統(DCS)、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更新換代,有序推進生產線以及泵、閥等生產設備中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嵌入式軟件更新換代。加快推進非關鍵工序、非核心場景開展安全儀表系統(SIS)更新升級,逐步開放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對于遠程終端單元(RTU)等其他石化化工行業專用工業操作系統產品,按照“成熟可用產品全面推進更新換代、基本可用產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則,逐步擴大更新換代范圍和規模。
5.工業軟件升級改造。全面推進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ERP)、企業資產管理(EAM)、供應鏈管理(SCM)、操作員培訓系統(OTS)、設備維護維修和大修(MRO)、實時數據庫更新換代。對于石化三維工廠設計軟件、基礎物性數據庫軟件、流程模擬、在線實時優化(RTO)、先進過程控制(APC)等初步成熟的軟件加快開展中試驗證,優先選取非關鍵工序、非重要應用場景開展更新換代,逐步開放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
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行業
在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行業,《指南》明確以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生產檢測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節能化改造為重點,加快推動電子元器件產品向微型化、片式化、集成化、高頻化、高精度、高可靠發展,重點針對電路類元器件、連接類元器件、機電類元器件、傳感類元器件、光通信器件、關鍵電子材料等細分領域,推動更新主要生產檢測設備。
爭取到2027年,全行業設備改造后,基本滿足我國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產業及相關行業對高性能、高效率、智能化、綠色化生產檢測設備的使用需求,部分領域行業龍頭企業的設備水平達到世界一流。
《指南》確定了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行業設備更新5大重點方向:
1.電子材料生產加工設備。重點推動高效晶體生長爐、氣相沉積設備、自動粉碎機、噴霧干燥機、燒結爐、輔助機加設備等電子功能材料專用生產設備;曝光設備、顯影設備、蝕刻設備、研磨拋光設備、電化學沉積設備、激光打孔、印刷設備、焊接設備等封裝與裝聯材料專用生產設備;高壓合成釜、反應釜、攪拌分散設備、熔煉設備、鍛軋設備、數控加工設備、純化類設備等功能輔助材料生產設備;清洗設備、真空包裝設備、水處理系統、氣液管道系統等電子材料生產通用清洗、包裝和廠務設備及定制化設備。
2.電子元器件關鍵部件成型設備。主要更新印刷機、注塑機、沖壓機、鍍膜機、流延機、光纖拉絲設備、電子窯爐、數控機床、攻絲機、釘卷機、卷繞機、含浸機、排版機、充磁機、鍵合機、雕刻機、光刻機、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機、分選機、探針臺、涂布機、固晶機、劃片機、疊層機、冷卻設備、換熱器、表面處理設備、3D打印機等。
3.電子元器件加工組裝設備。主要更新倒裝機、繞線機、線纜擠出設備、成纜設備、調阻機、調頻機、穩壓電源、切割機、貼片機、焊接機、點膠機、灌膠機、鉚接機、成型機、剪腳機、插件機、減薄機、套管機等。
4.電子元器件與材料先進檢測設備。主要更新視覺檢測設備、尺寸檢測設備、編帶測試機、電性能檢測設備、磁性能檢測設備、力學檢測設備、熱性能檢測設備、金相檢測設備、聲學檢測設備、光學檢測設備、無損檢測設備、氣相色譜儀、頻譜分析設備、環境試驗設備等。
5.工業操作系統。重點推動粉碎機、切片機、清洗機、電子窯爐等加工設備中使用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以及嵌入式軟件等工業操作系統產品更新換代。
6.工業軟件。加快電子元器件專用設備設計出圖階段使用三維輔助設計軟件的中試驗證。對于電子元器件設計過程使用信號分析、電磁分析、結構分析、應力及熱力學仿真分析等軟件,優先選取非關鍵工序及場景開展試點更新,并在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中推廣應用。
鋰電池行業
《指南》明確鋰電池行業設備更新目標為重點推動產線迭代升級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整線直通率、單機生產效率、設備控制精度、能源利用效率。更新改造關鍵材料加工、極片制造、電芯組裝、化成分容、系統集成等關鍵環節設備。到2027年,行業整體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大幅提高,主要環節基本實現在線監測,滿足產線高精度、高效率、高穩定性需要,產品質量和一致性水平進一步提升,高安全、高比能、長壽命先進產品供給能力大幅增強。
《指南》明確了鋰電池行業設備更新7大方向:
1.關鍵材料加工設備。主要包括高效配混系統、連續式加熱燒結系統、先進粉碎系統、高鎳材料水洗系統、包裝系統、高速高精度粉體輸送系統等。
2.極片制造設備。主要包括高速自動化正負極粉料系統、大容量勻漿攪拌機、高性能擠出式混料設備、高精度高速寬幅智能涂布機、正負極預鋰設備等。
3.電芯組裝設備。主要包括高效率全極耳自動卷繞機、先進切疊一體機、先進輥壓分切一體機、高精度涂膠密封設備、高精度三維成像設備等。
4.化成分容設備。主要包括高精度高生產能力注液設備、化成容量預測系統、高精度高效封裝設備、高精度老化測試設備等。
5.系統集成設備。主要包括高精度焊接設備、自動組裝機械手、產線 AGV 自動化物流系統等。
6.工業操作系統。主要包括原材料處理、攪拌、成型、分切、疊片、涂裝、焊接等工藝環節使用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以及嵌入式軟件。
7.工業軟件。推動二維CAD軟件規模化應用,加快三維CAD、PDM開展中試驗證。對于電池制造結構仿真、熱力學仿真、電化學仿真、生產安全擴散仿真等軟件,優先選取非關鍵工序及應用場景開展試點更新,并在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中推廣應用。
光伏行業
《指南》明確光伏行業設備更新目標:以產線升級和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為重點,重點更新改造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環節關鍵設備,提升設備生產效率、良率、單體規模和產品性能、穩定性、一致性、可靠性,促進構建適應能源轉型需求的現代化光伏產業體系和新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到2027年,光伏產業關鍵環節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量產效率、產品良率等性能持續提升,電耗、水耗等能耗指標明顯降低,市場主流電池、組件等產品效率提高5%以上。
《指南》明確了鋰電池行業設備更新5大方向:
1.硅料生產設備。滿足高品質硅料規模化生產需求,推動及以上對棒還原爐、氫化裝置、精餾裝置、尾氣回收裝置、電源裝置等設備更新,提升還原余熱利用率,降低綜合能耗。
2.硅片生產設備。推動大熱場單晶爐和高效截斷、開方、磨拋、切片設備更新,加快應用拉晶智能化控制等系統,滿足高質量硅棒和硅片量產需求、提升切割速度、降低損耗和電耗。
3.光伏電池生產設備。推動高效電池用高性能清洗、擴散、沉積、鍍膜、金屬化、激光等設備更新應用,提升高性能光伏電池生產效率、單位產能等關鍵指標。
4.光伏組件生產設備。更新高功率高可靠光伏組件用劃片、串焊、層壓、檢測、智能化等先進設備,進一步提升量產效率、單位產能、有效時間占比、產品良率等指標。
5.工業操作系統。圍繞硅料、硅片、電池以及光伏組件生產制造環節,推動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以及嵌入式軟件等工業操作系統產品更新換代。
政策密集出臺
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2024年7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提出一系列加力支持“兩新”工作的政策舉措。
2025年1月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2025年要增加資金規模,擴大支持范圍,優化實施機制,放大撬動效應。
圖源: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