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應歐盟企業朗盛德國和蘭蒂奇化工1月28日提出的申請,對原產于中國的己二酸(Adipic Acid)發起反傾銷調查。
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021年1月1日至傾銷調查期結束。初裁預計將于7個月內作出。
去年的4月,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我國化企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透露出什么信號?彼時的貿易戰已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時隔一年,情況如何了?逆全球化還在加速嗎?
反傾銷概況
從官方的信息中,得以瞥見這一趨勢。在每年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件中,涉及化學原料和制品工業和橡膠制品工業的案件,近五年來共有139起,其中2020年共28起,隨后兩年持續回落,但從2023年開始回升,在2024年高達61起,包括墨西哥對我國的SBS反傾銷、巴西對我國聚醚多元醇反傾銷、美國和歐盟對我國環氧樹脂反傾銷等案件。
截至目前,仍有62起反傾銷措施執行中,58起正在調查,其余的則是無措施結案和已終止措施的狀態。
從反傾銷的發起國家來看,印度、美國和歐盟是主要發起方,其中印度占比最高,其本土化工產能薄弱但需求旺盛,反傾銷政策常出現"反復"特征。去年,印度針對我國PTA和聚酯產品實施BIS政策限制后,我國企業通過開拓土耳其、越南等新興市場,仍實現出口的增長。
我國憑借成本優勢突破壁壘后,歐美市場開始保護本土產業。以PTA為例,我國生產成本全球最低,倒逼歐美淘汰老舊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高附加值產品成為反傾銷新焦點,歐盟對聚酯瓶片征收6.6%-24.2%關稅,韓國、墨西哥、印度等14個經濟體相繼啟動調查。但我國企業通過轉口貿易維持出口,2024年前五月瓶片出口量達240萬噸,同比增長18%。
歐美己二酸情況
作為本次反傾銷的發起企業,朗盛和蘭蒂奇的己二酸產能并不算高,朗盛德國產能8.8萬噸,蘭蒂奇集團8萬噸,合計16.8萬噸,僅為我國己二酸頭部企業華峰產能的14%。
己二酸的利潤水平整體下行。位于歐美的己二酸等裝置,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和環保成本遠高于亞洲。己二酸價格價差逐步下跌至歷史底部,行業整體自2022年利潤從高點回落后,一直處于幾乎虧損的狀態。
為此,歐洲企業紛紛自救,巴斯夫在總部事故之后順勢關停了己二酸產能,放棄了其全球第二的地位。去年2月,朗盛就曾宣布漲價,全球范圍的己二酸的價格提高250歐元/噸。對此朗盛給出的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
美國的奧升德日子也不好過,去年10月,奧升德美國最大的己二酸基地發生裁員,另一家基地更是直接關停,并和上述的基地整合。
挑戰與機遇并存
面對反傾銷壁壘,頭部企業有三大路徑突圍:全球化布局、技術迭代和差異化競爭。 典型案例顯示,反傾銷倒逼產業升級。苯乙烯市場曾高度依賴進口(2017年進口依存度30%),2018年對韓美臺反傾銷后,國內產能快速釋放,2023年進口依存度降至5%以下,2024年3月實現凈出口。韓國從主要進口方轉變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占2023年出口量的74%。 苯乙烯產業通過技術升級將生產成本降至全球低位,萬凱新材料在尼日利亞建設30萬噸瓶片基地,華潤材料產品覆蓋88個國家,三房巷聚焦南美、非洲等非受限市場,均實現“曲線出海”。
對此,有專家建議企業雙軌并行:對內通過一體化生產降本(如鎮海煉化PTA-聚酯全產業鏈),對外建立多區域產能(如萬凱非洲基地)。主動適應規則變化的企業,在突破貿易壁壘后往往獲得超預期成長,苯乙烯和瓶片的轉型已驗證這一路徑的可行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