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深入了解中國化工產業省份區域間差異以及發展方向,筆者調研了中國各個省份的化工產業類型及方向,制作了本篇文章。
區域深度協同可能是中國化工產業未來長時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對于企業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區域深度協同有別于區域資源調配,本質在于資源互換和優勢放大。在化工產業全球化的當下,國內部分區域的競爭已逐步轉向區域深度協同。
一、山東省基礎化工占比較大,傳統優勢突出,高端化在快速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山東省原油加工量2024年預計達2.1億噸,燒堿產量1060萬噸,合成氨產量690萬噸,均位居全國第一。在細分領域,地煉產能占全國70%,輪胎制造年產量超3.1億條,占全國40%以上。農藥敵敵畏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0%,合成橡膠產量占比超30%。
雖然傳統產業占比較大,但是高端化學品也在快速發展。2024年高端化學品營收占化工產業的52%,高性能玻纖、氟硅材料等高端產品嶄露頭角。山東省有93家石油化工企業進入2024年全國企業500強,如萬華化學是山東省重要的精細化學品企業,也是山東省未來重點發展對象。
筆者認為,山東省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產品的高端化和延鏈補鏈的發展方向。發揮石化、煤化、鹽化等傳統化工產業的技術和規模優勢,圍繞乙烯、丙烯、丁烯、聚氨酯、尼龍、PX、煤基精細化工、氟硅、高端功能化學品等產業鏈,加快向高端、精細、特色、終端方向“建延補強”。另外,緊跟化工新材料、海洋化工、生物化工、電子化學品等新興化工領域的發展趨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行業發展和民生領域等需求,超前布局前沿技術,也是山東省化工產業的重要戰略布局。
二、江蘇省化工產業門類齊全,高端化率高,未來堅持走高端化和特色化發展
據筆者了解,江蘇省涵蓋石油化工、基礎化工原料、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如連云港石化基地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基礎原料產業,為中下游產業提供基礎支撐。以泰興開發區為代表,化工產業的精細化率達到了66%,精細化工領域包括農藥、染料、涂料、醫藥中間體等,其中揚農化工的擬除蟲菊酯(合成殺蟲劑)產能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江蘇省化工產業還在積極拓展高端化產品,電子化學品、高性能纖維、高性能樹脂、氟硅材料、新型涂層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領域發展迅速,2024年電子化學品營業收入突破3000萬元,創出歷史新紀錄。
江蘇省的未來發展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產品高端化、生產智能化綠色化、園區特色化的發展方向。未來江蘇省重點發展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橡膠及彈性體、高性能纖維、高性能樹脂、氟硅材料、新型涂層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電子化學品等10大優勢細分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快發展進口替代產品、有利于解決“卡脖子”和解決產業發展突出瓶頸問題的產品項目,提升江蘇省產業安全水平。
三、浙江省規?;瘍瀯菝黠@,龍頭企業突出,未來持續走規?;⒏叨嘶较?/span>
浙江省是中國化工產業的典型代表省份,擁有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和消費市場優勢,2024年浙江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1.8萬億元,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目標實現營業收入7600億元。浙江省石化產業特點突出,綠色石化產業占據主導,石化產業鏈精細化率較高,如紹興市上虞區的染料產業,湖州市南潯區的拋光材料、光刻膠原料、濕電子化學品等領域。高端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如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等細分領域產業規模領先全國。
筆者認為,未來浙江省的石化產業發展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規?;⒏叨嘶?、融合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方向。繼續扶持高端化工企業,依托浙石化、榮盛石化、衛星化學為產業基礎,壯大龍頭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推動傳統產業延鏈。另外,一方面推進鎮海煉化綠色石化基地、浙石化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為化工新材料等提供原料,另一方面迭代產業鏈圖譜,靶向招引強鏈補鏈項目,補齊高端樹脂等產業短板。
四、廣東省化工產業鏈精細化率高,產業鏈配套完善,未來持續向高端化邁進
據筆者了解,廣東省是中國化工品消費最大的省份,具有先天區位優勢,化工品資源南下,以及外流至東南亞,都是重要的中轉市場。2024年,廣東省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萬億元,再次創造歷史紀錄。
廣東省化工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鏈完整性,形成了從上游原油煉制、烯烴芳烴生產,到下游合成材料、橡塑加工、精細化工等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并且基礎化學品雄厚,原油加工量和乙烯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基于原料產品供應,產業鏈的精細拓展,以及高端化學品的發展,形成了廣州、惠州大亞灣、湛江東海島、茂名、揭陽大南海五大煉化一體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欄港臨港石化基地,還有24個化工園區及6個在建化工園區。
未來廣東省石化產業發展方向,依舊是持續向高端化邁進。廣東省圍繞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等優勢產業對高端化工產品的需求,加快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生物基材料等領域的創新、研發和產業化,提高高端精細化工產品和化工新材料占比。
五、廣西自治區發展多元化和特色化路線,未來重視產業協同和高端化
廣西石化產業發展相對薄弱,產業基礎無法與沿海城市比較,但是當地加大特色化工生產,構建了“油、煤、氣、鹽”多頭并進的多元化石化產業發展體系,涵蓋精煉石油產品制造業、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肥料制造業、農藥制造業、涂料油墨類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專用化學產品制造業、橡膠制品業等10多個細分行業。
未來廣西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可能更多集中在產業協同和高端化。廣西會進一步加強與新能源產業、先進紡織產業和電子信息等產業的協同耦合發展,進一步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的雛形,發揮產業間的聯動效應,形成更廣泛的產業集群,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另外,還有積極與廣東、東南亞的產業協議同,放大區位優勢。另外,以“減油增化”為方向,增強基礎化工產品保障能力,延伸發展高性能樹脂、特種橡膠、高性能纖維、專業化學品、功能性材料等下游綠色高端化工新材料,提高產品附加值。
六、湖北省聚集豐富磷、硫、煤、鹽化工資源,未來積極推進高端化路線
湖北省石化企業相對較少,僅有武漢石化、荊門石化及周邊配套產業,石化產業向“油轉化”、“油轉特”路線轉型,在積極推進完善“油頭、化身、精化尾”產品鏈條。磷化工是湖北省產業的重要特點,產業集中度較高,湖北省內磷礦資源豐富,以興發集團等為代表企業,涵蓋磷肥生產,以及磷酸鐵、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磷系新能源材料生產,還有高分子量有機磷阻燃劑等磷系阻燃材料及制品生產,在電子級磷酸、硫酸、氫氟酸等高端電子化學品領域也有較強實力。
另外,煤化工、鹽化工在湖北省也有一定分布,但是整體規?;⒁惑w化程度不高,主要集中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尿素、煤制醋酸、煤制高端聚酯新材料等。而宜昌、潛江、應城、云夢等地的鹽化工產業較為發達,形成了鹵鹽—燒堿—草甘磷—有機硅等產業鏈,以興發集團、荊州安道麥、江漢鹽化公司、應城新都公司等為代表企業。
未來湖北省可能會堅定不移地發展高端化學品,包括“油轉特”“油轉化”項目的高端油品及附加品,如高端白油、潤滑油,高性能新材料,以及高端磷系新材料,新能源用磷系材料,高端磷系阻燃劑,以及高端磷、硫電子化學品等。高端化是湖北省化工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帶動湖北省化工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七、湖南省化工產業門類復雜,未來重視技術創新和減油增化
湖南省擁有多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石化產業聚集度高。湖南岳陽、長嶺是石化產業的重要基地,代表產品有己內酰胺、EPS、相關橡膠類產品等。岳陽石化從煉油到化工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生產高附加值的高端合成材料。另外,湖南省橡膠產業也相對發達,例如鐵系枝化丁戊橡膠等產品性能優異,還有中車時代新材的軌道交通減振降噪材料等,在高分子材料的多個細分領域占據市場優勢。
筆者認為,未來湖南省發展方向,可能重在技術創新、減油增化、高端化和綠色發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持續開展短板材料攻關行動,聚焦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等前沿材料領域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順應“減油增化”趨勢,控制汽柴油產量,提高特色化工產品、化工新材料的供應,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八、江西省石化產業相對薄弱,產業鏈條較短,未來聚焦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方向
江西省石化產業相對薄弱,無規?;髽I,石化產業總產值不足萬億,所以無法與其華東及華中省份比較。代表性企業為九江石化,依托其芳烴項目和煉化一體化產業集群基地,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
江西省化工新材料產業分布在永修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瑞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依托江西有機硅單體和螢石資源,正在積極打造“有機硅單體-中間體-下游產品-終端應用”產業鏈。精細化工產業分布在彭澤工業園、樂平工業園等,氯堿產業園分布在樂平工業園、新干工業園、樟樹工業園等。
未來江西省發展方向可能聚焦于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年)》提出,力爭填補PTA、PET生產空白,在高分子功能性材料、氟醚及氟樹脂開發技術以及含氟中間體的綠色制備技術等方面。
九、福建省擁有大型石化類項目基礎,涉及石油、新材料、氟化工、精細化工產業
福建省代表性企業為福建聯合石化、古雷石化、福化工貿等項目,擁有大型煉化一體化基礎,也是中國七大煉化基地之一,涉及到石化、新材料、氟化、精細化工等板塊。其中石化分布在湄洲灣、古雷兩大石化基地,化工新材料主要分布在福州,氟化工主要分布在南平、三明、龍巖等地區。
當地擁有豐富的新材料消費需求,聚集著大量制鞋業、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產生了大量石化及相關材料的需求。
未來福建省化工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可能聚集在高端化工、綠色化工、智能化、集群化模式,按照“少油多化、減油增化、高端化發展”“煉化一體化”的原則,推進大型石化項目建設,合理增加煉油能力,增強烯烴、芳烴等原料供應能力,帶動高性能樹脂、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產品、精細化學品行業發展。
十、安徽省石化產業門類復雜,未來重在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發展
安徽省石化產業主要分布在安慶、淮南、定遠、廬江地區,其中安慶以安慶石化為主,形成了從原油加工到生產各類化工產品的產業鏈,為下游產業提供豐富的基礎化工原料?;茨蠂@現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如淮南煤化工園區形成了循環低碳經濟產業鏈。定遠以鹽化工產業為特色,打造千億元鹽化工基地。廬江主要圍繞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纖維制造)、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生物化工及資源循環利用三大主導產業發展。
未來安徽石化產業可能重在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發展,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圍繞化工新材料、綠色化工技術等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卡脖子”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打造高端化新材料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十一、河北省石化產業聚集在冀中南地區,未來以綠色化工為主要發展方向
河北省屬于華中地區重要的石化產業,門類較多,產業發展迅速,產業涉及基礎化工生產、化肥農藥生產、精細化工品生產、化工新材料生產等,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地區。石家莊、滄州、邢臺和邯鄲四市共有化工園區22家,占全省的56.4%。滄州有豐富的石油和鹽資源,發展石油化工、鹽化工及相關的精細化工產業。石家莊在醫藥化工、精細化工等方面有一定基礎。
未來河北省重點發展方向可能是綠色化和高端化,如磁縣循環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借助數字平臺智慧環保系統,對企業排放實施全程監控監測,實現超低排放、近零排放,一級任丘市推動綠色化工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等方向。
十二、河南省石化產業集中在化肥、精細化工品領域,未來以綠色化和高端化為主
河南省化工產業涉及到基礎化學品、農藥化肥、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等,原油煉制以及煤焦化、煤氣化等,生產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礎化工原料,為下游化工產品生產提供基礎支撐,像濮陽、平頂山等地在此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另外,在化肥和農藥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氮肥、磷肥、復合肥、殺蟲劑、殺菌劑等,都國內都已一定的知名度。
筆者認為,未來河南化工產業可能將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工藝和技術,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河南省企業都在積極拓展光伏發電等方式。另外,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也是河南省重要發展方向,如平頂山的尼龍化工產業不斷向高性能尼龍材料等高端產品方向發展,都能體現河南省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
十三、山西省以傳統煤化工為主,新型煤化工快速增長,未來聚焦綠色低碳化工
山西省是中國煤化工產業的重要聚集地區,也是最先發展傳統煤化工的地區。以煤焦化為主的傳統煤化工,包括尿素、電石、燒堿等產品生產。但是隨著國家對于新型化工生產的驅動,新型煤化工出現了快速增長,形成了以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等為主的產業鏈,逐步向高端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山西省化工產業主要集中在呂梁、太原、臨汾地區,以焦化化產深加工產業為主,是重要的焦化產業集群地,擁有大型焦化企業,在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深加工方面具有優勢,如太原陽煤集團太化清徐化工新材料園區。而長治、陽泉、朔州等地區,側重于現代煤化工產業,例如長治打造以煤基精細化學品、尼龍為主導的產業集群,陽泉重點發展聚酯和可降解塑料。
未來山西省化工產業發展可能以綠色低碳為主,嚴格控制過剩行業新增產能,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生產裝置,推廣應用節能、節水、環保等先進工藝技術,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十四、陜西省積極推進新型煤化工,大宗煤化工精細產業鏈,未來向高端化產業發展
陜西省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形成了龐大的新型煤化工產業集群,其中陜西榆神工業園是中國最大的煤化工生產基地。陜西在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基礎化工原料生產方面優勢顯著,為下游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另外,陜西省還在積極推進精細化學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包括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OLED光電顯示材料、液晶顯示材料、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等,不斷拓展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等新領域。
未來陜西省化工產業戰略重心可能是高端化工及新材料領域,全力推進產業向下游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終端應用延伸,提高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行業產值占比,提升產品附加值,鞏固大宗化工產品在國內的優勢地位,目標是打造全國領先的千億級化工材料產業創新集群。
十五、內蒙古化工產業聚集度較高,產業門類豐富,未來集中向低碳、多元模式推進
內蒙古依托煤炭資源,化工主產業集中為現代煤化工、傳統化工及精細化工,包括煤炭為原料生產甲醇、烯烴、煤制油、乙二醇等產品,以及傳統煤化工為焦炭、電石、PVC、燒堿、氟化氫等,高端新材料為聚甲醛、聚乙烯醇等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精細化工品為聚乙烯、1,4-丁二醇、丁二酸等。
內蒙古化工產業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鄂爾多斯市是現代煤化工產業核心發展區,重點開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擁有大型的現代煤化工企業和園區。烏海市及周邊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焦化、氯堿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焦化產業發達,氯堿化工也有一定規模,并且在精細化工領域不斷拓展。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重點建設高水平精細氟化工產業集群,依托當地的螢石資源等發展氟化工產業。
未來內蒙古可能集中在高端化、多元化發展方向,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方向,利用當地資源發展氟化工、硅化工等產品,都是內蒙古化工產業的戰略方向。
十六、甘肅省形成了完整煤化工產業鏈,未來向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甘肅省石化產業主要分布在蘭州和慶陽,其中蘭州石化產業占比較大,擁有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大型石化基地,當地基本形成了一體化發展模式,包括開采-煉化-基礎化工-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的完整石化化工產業體系。慶陽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聚力建設億噸級大型煤炭生產基地,重點構建“多能互補”化工產業鏈,發展煤制烯烴、煤制合成氨化肥等產業,推動煤化工產業規?;?、高端化發展。
未來甘肅省化工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可能集中在高端化、綠色化,與其他省份的戰略定位基本一致。如發展高性能碳纖維、高端聚烯烴等產品,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十七、寧夏化工產業結構復雜多樣,煤化工占比為較大
寧夏現已形成了以現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電石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煤制油產能居全國第一位,煤基烯烴產能超過全國五分之一。已形成煤-甲醇-烯烴、煤-甲醇-聚乙烯、聚丙烯—工程塑料等產業鏈。中石油寧夏石化建成了全區最大的500萬噸/年煉化技改項目。另外,電石化工在寧夏占比較大,形成了電石—石灰氮—氰胺—胍鹽、電石—氯堿—聚氯乙烯(PVC)等產業鏈。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寧夏現代煤化工的核心發展區域,也是全國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以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基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導,擁有眾多大型化工企業和先進的生產裝置,產業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的重要發展區域。
另外,中衛工業園、石嘴山生態經濟區、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都集中了一大批精細化工及煤深加工的企業,如電石深加工、氯堿化工、氰胺等特色生產。
筆者認為,未來寧夏化工產業可能依舊秉承高端化、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依托煤化工、電石化工、氯堿化工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高性能塑料及樹脂制造、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高端化工產品。推動特色精細化工與清潔能源、輕工紡織、生物醫藥產業耦合。
十八、新疆集中了煤炭、天然氣、石油多方優勢,規?;置黠@
新疆化工產業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為基礎,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炭分級分質利用等產業豐富。克拉瑪依市是新疆石油化工的重要基地,油氣當量屢創新高,預計2024年將達到1849萬噸,還延伸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產業,為新疆提供三分之一的成品油和90%以上的塑料、橡膠原料。以新疆中泰化學阜康能源有限公司為代表,形成了“自備電力-電石-聚氯乙烯樹脂及副產品-電石渣及其他廢棄物制水泥”一體化產業聯動式綠色環保型循環經濟產業鏈,可年產聚氯乙烯樹脂90萬噸、離子膜燒堿75萬噸。
新疆化工產業主要聚集在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哈密市、克拉瑪依市、阜康市等。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新疆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重點發展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產業。哈密市重點推進煤炭分級分質綜合利用項目,克拉瑪依市以石油化工為主導,持續做大做強油氣產業,同時延伸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
未來新疆化工戰略方向,可能集中在綠色低碳、規模化和高端化。重點發展煤基碳纖維、石墨烯、聚乙醇酸(PGA)等高端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降解塑料等領域。準東、哈密等煤炭富集區將形成“煤-電-化-材”一體化產業集群。
十九、遼寧省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產業規模龐大且類型單一
遼寧是國內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原油生產能力超2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居全國前列,擁有遼河油田、渤海油田、遼東灣塊區等重要油田。同時具備多源頭原油加工能力,乙烯、PX、PTA產能位居全國前列,在環氧乙烷、環氧丙烷、C4、C5、C9等基礎化工原料供應方面能力較強。
依托石油化工資源,已衍生出中國產業鏈,如農藥、涂料、染料、顏料、化工助劑、日用化學品等,在催化劑、電子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取得一定成效。遼寧省催化劑產能占全國比重超10%,特種氣體工藝技術全國領先,硼10酸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鋰電池電解液產品產能位居全國前列。
未來遼寧省可能重點向金屬替代、航空航天、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樹脂,如聚碳酸酯、聚醚醚酮等。面向航空發動機、汽車輪胎等領域的特種橡膠及制品,如溶聚丁苯橡膠、異戊橡膠等,以及高性能合成纖維和功能性膜材料等。
二十、吉林省主產業為石油化工,一體化模式明顯,精細化工及新材料在高速發展
吉林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以吉林石化為代表,原油加工能力達10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85萬噸,擁有眾多大型煉化裝置,生產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多種石化產品,涵蓋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產品、生物化工產品等,產品種類豐富,達1000余種,在丙烯腈、乙醇、腈綸、ABS、苯乙烯、乙二醇等產品生產上規模較大。
吉林省也是中國重要的碳纖維生產基地,吉林化纖在碳纖維原絲、碳絲產能方面全國領先,且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吉林省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集中在高端化工產品,依托吉林石化轉型升級項目,增產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和有機合成材料,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如EVA等,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十一、黑龍江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產業
黑龍江以大慶為核心,擁有眾多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原油加工能力較強,并且在乙烯、丙烯、芳烴等基礎有機化工原料生產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同時生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多種合成材料。煤化工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如七臺河、雞西、雙鴨山等煤炭資源豐富的城市,形成了原煤洗選、焦化、煤氣制甲醇、煤焦油精深加工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可生產焦炭、甲醇、焦爐氣制天然氣、穩定輕烴、液氨等產品。
黑龍江發展生物化工,是依托當地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如農業廢棄物等,目前發展方向為生物天然氣、生物甲醇等產業。如通過秸稈和畜禽糞污發酵生產沼氣,進一步提純生產生物天然氣,再將其用于生產生物甲醇等。
筆者認為,未來黑龍江化工產業發展方向,可能會圍繞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方向,如利用秸稈、畜禽糞污等生產生物天然氣、生物甲醇等綠色化工產品,打造“農業廢污—綠色化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鏈條。
二十二、西藏化工產業十分薄弱,規?;髽I較少,重心利用當地鹽湖資源發展
西藏擁有豐富的鹽湖資源,鹽湖提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提供重要原料。另外,還涉及鹽湖中其他鉀、鎂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但是目前產業規?;鄬Ρ∪?。西藏會利用當地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如農作物秸稈、動植物廢棄物等,發展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生物制藥等領域,但是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目前整體產業規模相對較小,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
未來西藏主要發展方向,可能在于綠色化工生產、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伸。西藏生態環境脆弱,未來化工產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排放標準,加強對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另外,依托鹽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鋰電材料、精細化工等下游深加工項目,延長鹽湖化工產業鏈,以及在工業硅和鋰鉬合金領域的發展。
二十三、云南化工產業結構十分復雜,石油、煤、磷、鹽、硅化工聚集一體
云南石油化工圍繞云南大連油為中心展開,形成了從石油煉化到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化工新材料的產業鏈,包括清潔油品、基礎有機原料、大宗合成材料等。磷化工形成了從磷礦采選、磷肥生產到精細磷化工產品的完整產業鏈,產品涵蓋高端磷復肥、食品級磷酸鹽、高純電子級磷酸、含磷藥品及中間體等。煤化工形成了“煤—焦—冶—材”“煤—焦—電—材”“焦—氣—肥循環”“焦—氣—精細化工產品—新材料”等產業鏈,產品有煤焦化、氯堿、合成氨、煤制油、烯烴、醇醚類等。鹽化工以純堿和氯堿為基礎,形成“鹵-鹽-兩堿-精細化工”產業鏈。硅化工代表產品為硅油、硅橡膠、硅樹脂、硅烷偶聯劑等,另外還有部分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如鈦化工材料、氟化工材等。
未來云南化工產業可能向綠色化工、高端化工、集群化工發展,展有機硅新材料、高性能合成新材料、鈦化工材料、氟化工材料等,發揮化工園區規劃和產業布局優勢,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二十四、貴州重點發展磷化工、氟化工和煤化工
貴州依托豐富的磷礦資源,具備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和健全的產業體系,是全國最重要的磷化工生產基地之一。產品包括磷礦采選、磷酸、磷肥、飼料磷酸三鈣、電子級磷酸、電子級三氯氧磷等,在國際國內具有重要影響。貴州的煤化工形成了以煤焦化、煤制合成氨、尿素等為主的傳統煤化工產業體系,以及以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等為重點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但是由于起步較晚,所以目前貴州煤化工產業相對薄弱。
貴州重晶石保有資源量居全國第1位,螢石保有資源量居全國第12位,重點發展基礎原料、氟烷烴、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細化學品、精細氟鹽、精細鋇鹽、高端鈣鎂品、高端醫藥中間體、高端專用化學品等。另外,貴州還是全國最重要的橡膠制品加工基地。
未來貴州省可能持續向精細化工品、綠色化工方向發展。主要方向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電子級磷酸、含磷阻燃劑、醫藥農藥中間體等,特種油品、高端碳材料等精深加工方向。
二十五、四川是油氣結合示范基地,現代農業化工、高端精細化工發展較快
依托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四川形成了完整的天然氣(頁巖氣)化工產業體系,包括天然氣直接轉換、天然氣深加工、天然氣副產物利用等。另外,四川的三聚氰胺、草銨膦等8個重點產品產能居全國首位,在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高端精化學品等領域也有一定發展,產品附加值較高。與此同時,四川還是重要的化肥生產基地,在氮肥、磷肥、復合肥等農用化工產品生產方面具有優勢。
筆者認為,未來四川省化工產業可能主要圍繞高端化、創新驅動方向發展。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電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產業需求旺盛,對于相關化學品的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
二十六、海南主要圍繞石油化工、新材料領域發展
以海南煉化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以進口原油為原料,生產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種產品的產業體系,同時發展芳烴、烯烴等產業鏈,為下游化工產品生產提供基礎原料。另外,海南在聚酯切片、熱塑性彈性體等化工新材料領域發展迅速,如逸盛石化的pta和pet產能規模較大。
海南化工產業主要集中在洋浦經濟開發區,也是海南化工產業的工業心臟,形成了以海南煉化920萬噸煉油、160萬噸芳烴、100萬噸乙烯為龍頭的特種油品、芳烴、烯烴、新材料產業鏈,產業配套完善,2024年石化新材料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海南首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未來海南可能主要圍繞綠色低碳化工、高端化方向發展。洋浦等地將繼續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進一步降低工業能耗總量和碳排放,發展海上風電、光伏、生物質等清潔能源,提升排放標準,壓存量換增量,實現石化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十七、重慶圍繞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生物基化學品為主
重慶化工產業主要集中在涪陵區、長壽區、萬州區等,以涪陵白濤化工園區和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的涪陵工業園區為依托,華峰集團建立起聚氨酯、聚酰胺等多條產業鏈,擁有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己二酸生產企業等多個“全球第一”。
重慶合成材料是當地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代表產品為聚碳酸酯、乙丙橡膠等,當地還擁有高端化學品、精細化工產品、氟化工產品等。
未來重慶可能會集中在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繼續以高端合成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為主攻方向,培育聚碳酸酯、乙丙橡膠等合成材料優勢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十八、青海重點發展鹽湖化工、天然氣化工及煤化工
鹽湖化工是?;ぎa業的核心與特色,鉀資源方面:形成了氯化鉀、硫酸鉀、硫酸鉀鎂肥等產品,鉀肥產能較大。鈉資源方面:形成了工業氯化鈉、精制氯化鈉、多品種食用鹽、純堿等產品。鎂資源方面:有氯化鎂、氫氧化鎂、高純鎂砂等產品。鋰資源方面:在碳酸鋰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向氯化鋰、錳酸鋰、鈷酸鋰等下游產品延伸。
未來青?;ぎa業的發展方向,可能是以綠色化工、高端化工為主。如在鹽湖化工領域,加快電池級碳酸鋰、基礎鋰鹽等項目建設,提升鋰產品的品質和檔次。格爾木鹽湖綠色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將推動鹽湖資源有序開發、產業綠色發展。
二十九、北京依托石油化工為基礎,重點向合成生物制造、新能源及高端化工品發展
合成生物制造是北京化工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北京集聚了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領域創新企業,圍繞人類營養、動物營養、日化原料、藥用原輔料和大宗平臺產品等市場布局產品管線,如開發出全球首創基于生物發酵法量產阿洛酮糖的批量生產技術。另外,高端化工產業也是北京目前重要發展方向,如生產高純度、高性能的試劑和材料,聚焦于新能源電池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領域,為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提供配套支持等方面,北京都走在全國前列。
筆者認為,未來北京的重點發展方向,可能依舊是生物制造。以合成生物技術為核心,加快生物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推動更多產品實現生物法生產,提高生物制造在化工產業中的比重,是北京生物制造產業目前的重要戰略方向。
三十、天津集中在石油化工產業鏈,海洋化工是重要發展方向
依托渤海油田,擁有中石化天津石化等大型煉化企業,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380萬噸。2024年,天津乙烯產量為160萬噸,位列全國第9位,是中西部地區以外的重要乙烯生產基地。以乙烯為核心,延伸至合成樹脂、化纖原料等下游產品,形成煉化一體化布局。
南港工業區是天津重點打造的化工園區,聚焦石化、新能源材料及精細化學品,規劃建設大型乙烯、芳烴聯合裝置,推動低碳技術應用。在高端新材料方面,布局高性能樹脂、生物基材料等,與巴斯夫等國際企業合作,推動高端化工產品研發。天津海洋化工是全國特色產業,利用臨港優勢發展海洋化工,如氯堿工業(燒堿、聚氯乙烯)及海水淡化衍生化學品。
未來天津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可能集中在綠色轉型、產業鏈延伸、區域協同等方面。推進南港工業區低碳化改造,擴大綠氫應用和碳捕集技術,打造“零碳化工示范區”。依托乙烯產能,發展高性能聚合物、電子化學品等高端領域。與河北滄州、唐山等地的石化、裝備制造業聯動,形成京津冀化工產業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區域化工產業發展。
三十一、上海以石油化工為主,是中國精細化工標桿地區
以上?;瘜W工業區、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石化公司等為核心企業,具備大規模的原油加工、乙烯生產等能力,為下游產業提供基礎原料。在涂料、催化劑、試劑、添加劑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產品種類豐富,技術含量較高,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電子、汽車、醫藥等多個行業的高端需求。另外,上海還在積極拓展產業鏈下游,發展高性能樹脂、特種纖維、電子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以適應新能源、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
未來上海的主要發展方向,可能集中在高端化、綠色化發展。聚焦先進材料、電子化學品、生物制造等新領域新賽道,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提升化工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三十二、中國香港存在基礎化學品、涂料油墨等方面的生產
中國香港有一定規模的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企業,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生產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礎化工原料,這些原料是化工產業鏈的源頭,為下游眾多產品的生產提供基礎。另外,中國香港在涂料、油墨、膠粘劑、表面活性劑、香料香精、化妝品原料等精細化工領域發展較好,產品附加值較高。
筆者認為,未來中國香港化工產業發展十分緩慢,重要發展方向為高性能塑料、橡膠制品、電子化學品、生物基材料等化工新材料等。積極向高端化工領域邁進,以適應新興產業對化工材料的高性能、多功能要求。
三十三、中國澳門存在一定規模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
中國澳門的化工產業以精細化工為主,在醫藥及有機化學產品、美容化妝及護膚品等領域有一定發展。從對外貿易數據來看,2024年5月,澳門本地產品出口中,醫藥及有機化學產品出口有所增加。
隨著中國澳門與珠海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中不斷加強合作,未來中國澳門在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領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契機。
三十四、中國臺灣省擁有完整的石油化工產業鏈,一體化和規模化優勢明顯,精細化率也較高
中國臺灣省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要原料,將石油中的輕油和乙烷進行裂解生產,提供基礎原料,這也是當地石化產業的基礎。另外,通過中間化學品的生產,如乙烯、丙烯、丁二烯、純苯、甲苯、二甲苯等,為下游產業鏈的精細化拓展提供支持。下游產品中,有PVC、LDPE、HDPE、PP、PS、ABS等,人造纖維有AN、CPL、PTA等,合成橡膠有BR和SBR等,還涉及大量下游塑料制品、纖維制品的生產和加工。
中國臺灣省重要的產業聚集地區,在云林麥寮、高雄地區等。云林麥寮約占中國臺灣省基本石化原料產能的71.8%,是中國臺灣省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產業規模大,集聚了眾多大型石化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產業鏈較為完整。高雄地區占中國臺灣省基本石化原料產能的26.6%,高雄的仁武、大社與林園等地石化產業也較為集中,在石化下游加工和精細化工領域有一定優勢。
未來中國臺灣省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可能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南亞等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對化工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文章來源于化工平頭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