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廣州石化完成首批茂金屬聚丙烯試產工作,這是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茂金屬催化劑首次成功應用于三井工藝聚丙烯裝置產出合格產品。
同日,寧夏三石博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茂金屬催化劑系列產品中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寧夏三石博濤計劃投資2000萬元,用于建設年產6噸茂金屬催化劑(含5噸/年FM-100、1噸/年FM-200)生產線、年產27噸硼酸鹽助劑(含3噸/年FB-100、3噸/年FB-200、21噸/年FB-300)生產線等。
2月13日,由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茂金屬聚丙烯SMC-PL01催化劑,在中原石化公司6萬噸/年環管聚丙烯裝置成功完成國內首次長周期工業化應用。
茂金屬催化劑,是含有茂環(環戊二烯基或其衍生物)的金屬配合物與助催化劑共同組成的催化體系。茂金屬催化劑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催化劑中脫穎而出,得益于其獨特的功能特性。
●高聚合活性?:活性中心單一且明確,這使得它能夠更精確地控制聚合物的微觀結構,從而制備出性能更加優異的材料。
●均相催化?:在反應體系中呈均相分布,這不僅提高了催化效率,還使得催化劑的活性壽命更長,穩定性更好。?
●多樣性聚合條件?:能夠適應多種聚合條件,如溶液聚合、淤漿聚合、氣相聚合等,為聚合物的制備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基于以上特性,茂金屬催化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主要用于生產一系列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極低密度聚乙烯、α-烯烴共聚物、EP共聚物橡膠、熱塑性烯烴彈性體、聚丙烯有規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等。又得益于茂金屬催化劑在石化、醫藥、農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新興產業的崛起對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預計2030年全球茂金屬催化劑市場規模將達到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61%(2024—2030)。
國內研發已多年
我國針對茂金屬催化劑及聚烯烴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最先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通過茂金屬催化劑APE-1S獲得了間規聚丙烯(間規度80%~93%),中山大學于1998年成功使用高對稱茂金屬化體系也合成出間規聚丙烯。北京化工研究院致力于茂金屬等規聚丙烯的開發,中科院化學所則先后合成了多種茂金屬催化劑并成功制備第一張國產mPP膜。盡管我國在mPP的研究上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以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為主要代表的國內石化企業開始在mPP工業化上持續攻關,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進展
2012年,北京化工研究院茂金屬聚丙烯催化劑制備技術小試研究取得進展,采用獨特的載體處理技術及負載、活化工藝,解決了負載催化劑穩定性等關鍵問題。2021年,該催化劑在青島石化間歇本體聚丙烯生產裝置上成功應用,驗證了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雜質耐受性。
2017年6月下旬,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開發的載體型茂金屬聚丙烯催化劑(PMP-S01),在哈爾濱石化8萬噸/年間歇式液相本體聚丙烯裝置上首次使用,生產出高透明茂金屬聚丙烯MPP6006。該產品可應用于包裝、薄膜及注塑制品等,提供了性能差異化的聚居聚丙烯。
2018年3月16日,燕山石化于成功生產出茂金屬聚丙烯產品。這是我國工業化連續生產裝置上首次實現茂金屬聚丙烯的成功開發,標志著燕山石化成為國內首家茂金屬聚丙烯連續生產企業。mPP牌號有MPP1300和MPP1400等,可排產茂金屬聚丙烯透明料MU4016和纖維料;MU4016是一種超高透明無規共聚聚丙烯,產品光澤度高、透明性優、低析出、感官性能好。適合于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在化妝品領域,使用了茂金屬催化技術的超透PP可以達到玻璃般透明度。
2020年12月16日,揚子石化研究院科研團隊在聚丙烯中試裝置上實現了茂金屬聚丙烯生產工藝的新突破,也實現了茂金屬聚丙烯生產的連續穩定運行。
2022年11月16日,揚子石化使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茂金屬催化劑,首次成功工業化生產茂金屬聚丙烯新產品,用于生產均聚和無規共聚茂金屬聚丙烯產品,并開發多個茂金屬聚丙烯產品,經檢測,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標準,裝置運行狀況良好,實現了國產茂金屬聚丙烯催化劑在連續聚丙烯裝置上的首次工業化應用。
2022年11月,由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開發的茂金屬聚丙烯催化劑,在中原石化環管聚丙烯工藝裝置成功完成首次工業應用試驗,生產出性能優異的均聚和無規共聚茂金屬聚丙烯樹脂。
2024年9月26日,中石化催化劑天津有限公司茂金屬催化劑裝置一次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至此,BSG-茂金屬-BCM載體裝置三條生產線全部試車成功。該項目7月26日BSG催化劑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7日BCM載體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18日,茂金屬催化劑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26日產出茂金屬催化劑產品。
2.中國石油自主研發進展
2017年,攻關團隊依托自主茂金屬聚乙烯催化劑研發成果,歷經4年潛心研究,發明了高活性雙核茂金屬催化體系,建立了基于自主催化劑特性建立了反應模型,開發出支鏈長度及含量可控的茂金屬聚乙烯生產技術,形成了“6萬噸/年茂金屬氣相法聚乙烯裝置工藝設計包”。
2022年實現了2個系列6個牌號產品的穩定生產,并在蘭州石化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上實現首次工業生產,并實現茂系向鉻系在線轉產一次成功,創造了國內生產規模最大裝置生產茂金屬聚乙烯的記錄。
2021年5月28日,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聚丙烯裝置成功產出茂金屬聚丙烯纖維料產品,標志著公司首次茂金屬聚丙烯纖維料工業試生產成功,創造了國內同類產品一次開車成功的紀錄,是該產品向規模化生產邁出的關鍵一步。
2022年4月底,獨山子石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次利用環管技術成功生產出1000噸茂金屬聚丙烯產品,徹底消除了降解法生產帶來的異味問題。
2024年1月,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開發的茂金屬催化劑中試裝置百公斤制備單元工藝流程成功打通,完成茂金屬催化劑PME-18的百公斤級放大制備,標志著中國石油在茂金屬催化劑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2024年11月26日,中國石油自主研發的茂金屬催化劑PME-18在蘭州石化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圓滿完成長周期工業應用。該技術有效利用蘭州石化已停產裝置的部分設備,完成適用于自主茂金屬催化劑的全流程設計,將原6萬噸/年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裝置改造為6萬噸/年茂金屬氣相法聚乙烯裝置,形成自主聚合工藝技術,完成了茂金屬催化劑PME-18工業應用試驗。
未來發展分析
未來,隨著石化、醫藥、農業等領域的持續發展和新興產業的崛起,茂金屬催化劑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聚烯烴生產和消費市場,對茂金屬催化劑及其產品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國內企業可以通過改進催化劑配方和工藝流程,不斷提升研發水平,以實現國產替代并滿足市場對環保型催化劑的需求,主要從以下方面發力:
1.高附加值產品開發
茂金屬催化劑將更多用于生產高性能、功能性聚合物,如阻隔材料、透明薄膜、耐候性材料等。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將在高端包裝、新能源汽車、醫療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2.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茂金屬催化劑技術將更多應用于生產可回收、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例如,可生物降解的茂金屬聚合物將成為未來研究和商業化的重點方向,滿足全球綠色發展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