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丙烷裂解利潤情況的走弱,乙烷裂解的經濟性日益突出,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乙烷裂解工藝。2024年萬華化學就發布了對現有100萬噸/年乙烯裝置進行原料多樣化改進的報告書,計劃將原料從丙烷變更為乙烷,通過優化原料選擇來降低乙烯的生產成本。乙烷裂解裝置的增多讓中國乙烷供應情況對于乙烯生產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乙烷裂解裝置
近年來,受到環保政策的推進以及生產成本的考量,全球乙烯生產加速朝向原料輕質化的方向發展。乙烷作為一種輕質原料,其裂解的副產物較少,主產物乙烯收率極高,并且由于乙烯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反應,所需消耗的能源成本更低,產生的碳排放也要低于其他生產方式,因此乙烷裂解制乙烯已經成為了全球主要乙烯生產方式之一,乙烷裂解產能在全球產能中的占比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乙烷資源豐富的地區。據資料顯示,中東地區乙烷裂解產能在乙烯產能中的占比在70%以上,北美地區的比例則是已經超過了80%。
在中國,第一套乙烷裂解裝置新浦烯烴于2019年8月順利投產,截止2025年2月,中國一共有8套乙烷裂解裝置投產,合計產能為688萬噸/年,在乙烯產能中的占比為12%。中國的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除了長慶石化以及塔里木石化依靠附近油田天然氣來提供原料之外,其余裝置的乙烷均需要依賴進口。
全球乙烷供應情況
乙烷主要是油田伴生氣或者天然氣中提取出來。從全球版圖來看,美國是乙烷最主要的生產國,有大約50%的乙烷產量都來自于美國。美國乙烷的來源主要是來自于頁巖氣田。伴隨著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大量頁巖氣被開采出來,而美國頁巖氣組分中乙烷的含量較高,占比在12%到35%之間,甚至部分地區天然氣凝析液中的乙烷含量能高達60%,這為美國帶來了大量乙烷資源,據悉,這些乙烷主要用于美國當地的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還有部分多余乙烷用于出口。
除了美國之外,中東地區也是全球重要的乙烷產地,占據大約30%左右的乙烷供應。中東的乙烷主要來自于天然氣田以及油田的伴生氣,這些氣體已甲烷為主,乙烷的含量通常較低,大約在5%到8%之間。中東地區的乙烷基本沒有出口,全部都在本地區內部消化。
美國乙烷出口情況
自2014年美國開始出口乙烷以來,其出口規模持續擴張,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乙烷出口國。
目前中國的乙烷進口全部都來自于美國,自第一套乙烷裂解裝置投產以來,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乙烷數量不斷增長,在美國乙烷總出口中的占比也持續提升,從2019年僅有4%上升至2024年的46%,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乙烷出口目的地。除了中國以外,加拿大、印度、挪威、英國等國家也是美國乙烷重要的出口市場。
目前受限于乙烷出口能力以及船只運輸能力,美國乙烷產能無法全部被利用,除了供給美國本土化工裝置以及出口,多余的乙烷只能選擇回注然后與天然氣混合作為燃料被燃燒。
由于乙烷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運輸時需要將溫度維持在-90°C以下才能維持液態狀態,而且乙烷的蒸發氣不像液化天然氣一般可以直接被發動機燃燒,需要配備額外的再液化設備,因此乙烷長途運輸需要使用專門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據了解,目前正在運營的VLEC數量為29艘,而且一艘VLEC的建造周期長達三年,因此船只運輸能力是限制乙烷出口量的重要因素。近幾年氣體運輸也是船只制造的重要關注領域,隨著新造VLEC訂單的交付,美國乙烷的運輸問題將得到緩解。
目前美國一共有三座乙烷出口碼頭,分別是Marcus Hook、Morgan’s Point以及衛星化學合資建設的Orbit Ethane Export Terminal,這三座碼頭合計擁有乙烷出口能力900萬噸/年,其中除了Orbit Ethane Export Terminal仍有部分出口富余量之外,另外兩個碼頭基本都是接近滿負荷運行,因此短期內美國乙烷出口能力有限。為了更好地利用無法被消化的乙烷產量,近幾年美國部分油氣中游企業已經在投資擴建更多乙烷出口終端。Enterprise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在德克薩斯州開設一個日出口量在12萬桶附近的新碼頭Neches River項目,并且將在2026年上半年繼續擴建此碼頭,將日出口量進一步提升至30萬桶。Energy Transfer公司也計劃增加25萬桶/日的靈活出口能力,既能出口LNG,也能出口乙烷。
隨著新建VLEC船只的交付以及乙烷碼頭出口能力的提高,未來美國的乙烷出口量將會繼續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