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發布的《2024研究前沿》報告,遴選出2024年全球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25個研究前沿,并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和重點問題進行了研判。
報告遴選的125個研究前沿包括110個熱點前沿和15個新興前沿,涵蓋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
化學與材料領域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能源化學、催化與表界面化學、材料化學等研究方向。
能源化學方向有4項,分別為硒化銻薄膜太陽能電池、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水電解池、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水系鋅離子電池無枝晶鋅金屬負極設計。
催化與表界面化學方向有3項,分別為酸性析氧電催化劑、過渡金屬催化的烯烴雙官能團化反應、吸附式大氣集水研究。
材料化學方向有2項,均與發光材料相關,分別為碳量子點發光材料和有機窄譜帶發光材料。
鑭系單分子磁體研究也進入了榜單。
“水系鋅離子電池無枝晶鋅金屬負極設計”和“吸附式大氣集水研究”入選2024年重點熱點前沿。
水系鋅離子電池無枝晶鋅金屬負極設計:水系鋅離子電池因金屬鋅的儲量豐富、環境友好、理論電容量高、氧化還原電位低和水系電解液的本征安全性等優勢,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鋅金屬負極存在枝晶生長、腐蝕、析氫等問題。特別是鋅枝晶的生長不僅會導致電池內部短路,而且會促進腐蝕、析氫等副反應的發生,是限制高性能水系鋅離子電池發展的主要瓶頸。
該前沿的41篇核心論文開發了多種策略以抑制鋅枝晶的生長,包括電解液優化(電解液添加劑、共晶電解質、高濃度電解質等)、表面改性、電極結構設計等。
吸附式大氣集水研究:水是生命之源,許多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國家都是內陸國家,難以使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獲取淡水。雖然空氣中存在大量水蒸氣,但通過結露技術集水非常耗能且不切實際,尤其是在相對濕度較低的地區。相比之下,基于吸附的太陽熱能驅動的大氣集水技術能夠在低濕度條件下捕獲水蒸氣,是一種解決干旱、內陸、偏遠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方法。
該前沿的27篇核心論文從吸附劑材料設計、器件結構設計等角度研究提高吸附式大氣集水器件的產水效率,主要是前者。提出的吸附劑材料包括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共價有機框架化合物、聚合物水凝膠、納米核殼結構材料等類型。
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共有3項研究入選新興前沿,涉及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機晶體管、鋰金屬電池三個方向,分別是用于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小分子受體材料、有機電化學晶體管、用于鋰金屬電池的聚合物固態電解質。
當天同時發布了《2024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顯示,綜合11大學科領域整體表現,美國整體排名繼續位列首位,在超過一半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中國穩居第二,在超過30%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英國、德國、法國保持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優勢突出,排名第一的前沿數有11個,遠遠超過美國(2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