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全體大會在煙臺召開。此次大會以“鍛造大變局下的全新競爭力”為主題,邀請中外領軍石化企業、主要化工園區、國內石化重鎮決策者們、中外知名咨詢公司、數十家國際組織代表們、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與會代表聚焦加快發展石化行業新質生產力,探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通過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生產力提升,推動石油化工產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指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偏弱,地緣政治沖突、國際貿易摩擦等問題頻發,外部環境趨于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全球石化產業艱難前行。與此同時,中國仍然是全球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1—7月,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到9.35萬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4982.3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5528.7億美元,其中,化工營業收入5.5萬億元,同比增長6.1%,利潤2515億元,增長6.5%。中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展現出行業增長韌性、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和優勢。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前所未有地展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以及能源保供與低碳轉型、地緣沖突與供應鏈穩定、新技術市場化應用與單邊主義等多重矛盾和挑戰。石化行業必須在創新中尋找出路,只有敢于創新、勇于變革,鍛造全新競爭力,培育新動能新優勢,才能突破增長和發展的困境。不僅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還要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也要深化數智賦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同時堅持互利共贏,打造全球石化“生態圈”。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黃瑜指出,石化化工行業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實推進《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的各項重點任務,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全要素生產效率,打造先進高效的產業體系。
她對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4點建議:一是以創新為主導動力,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把科技成果運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建立產-學-研-用-金有機結合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以綠色為發展的底色,建立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體系;三是以數實融合為主要手段,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智能化水平;四是以國際合作為重要路徑,堅持高質量引進來,高水平走出去,深化開放合作,為全球產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韓國石化協會會長、LG化學首席執行官辛學喆指出,盡管已經邁入后疫情時代,但全球貿易緊張和供應鏈中斷仍然屢屢成為頭條新聞,而可持續發展是轉化危機的關鍵,更是石化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LG化學已經成為韓國首家宣布“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的石化企業,LG化學同樣將開發碳捕集與利用(CCU)等突破性技術以實現目標。
Syensqo全球首席執行官凱伊嵐表示,中國化工業務顯示出強勁的增長,2023年全球化學品產量不少于43%可歸因于中國,中國工業需要憑借其一流的創新、清潔和綠色化學滲透到歐洲和全球市場,希望能與中國合作,共同建立有競爭力、公平競爭環境的綠色化工。
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總干事、美國化學理事會總裁&首席執行官克里斯·雅恩提出,中美化工行業是互相依存的,中國在石化領域的進步能夠促進美國化工行業的提升。不管是在科學上或是政府方面,中國與國際都需要多方合作,尤其是在化工產品或者污染物和廢物處理方面,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應對環境變化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歐洲化學理事會總干事馬可·曼希克表示,對于產能過剩問題,如果持續增加產能,但沒有市場,這樣會對全球市場造成壓力,因此歐洲要與中國合作,共同找到合作和解決方案,不斷改善政策,推進全球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
世界能源理事會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安吉拉指出,現有的世界能源體系已不再適用,消費者驅動的新能源沖擊以及獲取和負擔能力危機無處不在,可再生能源革命面臨風險,并非所有能源用途都可以電氣化,這將導致未來幾十年將需要更多能源來滿足新的和不斷變化的需求。面對種種挑戰,需要建立推動力來協調不同的需求,并采用多重方式,來促進能源轉型的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