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硫黃市場呈現供大于求態勢
近年來,我國硫黃產量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7~2023年,伴隨著大型煉化企業、天然氣田及煤質硫黃項目投產,國內硫黃年產量從595萬噸增長到1034萬噸。預計2024年我國硫黃產能將達到1560萬噸/年。隨著國內硫黃產量不斷提高,我國硫黃進口依存度逐年降低,已從高進口依存度向低進口依存度過渡。
硫黃下游市場消費主要集中在磷肥、商品硫黃酸、己內酰胺、鈦白粉等,其中磷肥的消費量最大,約占硫黃消費總量的50%。目前,我國擁有硫黃消費企業約150家,合計年消費量近1800萬噸。年消費量超過50萬噸的企業共計5家,且均為磷化工生產企業;年消費量在10萬噸~50萬噸的企業40多家,企業類型包括磷肥、鈦白粉、己內酰胺等;其余企業年消費量均少于10萬噸。
2022年4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磷銨新增產能被嚴控。加上碳中和、能耗雙控、磷石膏“以渣定產”等各種供給端的限制,目前磷肥產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低效產能逐步淘汰,磷肥市場逐步進入飽和階段。
作為磷肥的重要原料,硫黃的需求也受到磷肥市場重組影響。2023年,我國硫黃消費總量1797萬噸,但相較當年進口硫黃與國產硫黃1900余萬噸的總供應量,國內硫黃市場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圖 1 國內硫黃市場2020~2023年供需示意圖 (萬噸)
新能源行業成為硫黃消費新增長點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對硫酸、磷酸一銨等原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同時帶動上游原材料硫黃的需求量增長。雖然硫黃在傳統消費領域的市場已逐漸飽和,但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成為硫黃消費新增長點。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爆發式增長,全年產銷量分別實現959萬輛和9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從2019年的4.6%增至2023年的31.6%。
圖 2 國內新能源汽車2019~2023年銷量及滲透率
目前,純電動汽車電池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磷酸鐵鋰電池,另一類是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有安全性能更高、使用壽命更長、成本更低等優點,但也存在能量密度低、充電相對較慢等問題。不過,隨著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磷酸鐵鋰電池路線正逐步成為市場共識。
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原料為碳酸鋰和磷酸鐵,磷酸鐵是硫黃在新能源行業的應用重點。當下較主流的磷酸鐵生產路線為銨法、鈉法和鐵法,其中銨法最具成本優勢,是硫酸亞鐵溶液與磷酸一銨反應,經沉淀過濾后再用氨水中和過量的酸得到磷酸鐵。
此工藝過程中的原料硫酸亞鐵、工業級磷酸一銨、磷酸均以硫黃為原材料,且單耗較高。硫酸亞鐵由鐵皮和98%硫酸生產,1噸硫酸亞鐵的原料鐵皮單耗為0.37噸,硫酸單耗為0.66噸。磷酸一銨由磷礦、硫黃、合成氨生產。磷礦與硫黃制酸得到濕法磷酸,再與合成氨(煤炭+天然氣制成)反應得到磷酸一銨。1噸磷酸一銨需消耗磷礦石1.9噸、硫黃0.45噸、合成氨0.13噸。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累計生產磷酸鐵118.25萬噸,銨法制磷酸鐵與鈉法制磷酸鐵共計消耗硫黃118.19萬噸。采用銨法生產的磷酸鐵產量為80.94萬噸,其中消耗磷酸8.09萬噸(硫黃用量4.21萬噸)、工業磷酸一銨63.13萬噸(硫黃用量30.3萬噸)、硫酸亞鐵169.15萬噸(硫黃用量43.98萬噸)、硫酸10.52萬噸(硫黃用量3.51萬噸),硫黃使用共計82萬噸。 采用鈉法生產的磷酸鐵產量為37.32萬噸,其中消耗磷酸28.73萬噸(硫黃用量14.94萬噸)、硫酸亞鐵81.72萬噸(硫黃用量21.25萬噸),硫黃使用共計36.19萬噸。
磷酸鐵鋰產業發展將拉動硫黃消費增長
目前,全球磷酸鐵鋰產能均集中在我國。我國是全球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2018~2020年,我國磷酸鐵鋰產能增速相對平緩。2019年之前,國家補貼偏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2019年國家補貼逐漸退坡,2020年磷酸鐵鋰的投資熱情剛開始回歸,故整體產能增速較慢。2021~2023年,磷酸鐵鋰產能爆發較明顯,一是國家補貼退坡后磷酸鐵鋰靠其成本及安全性、長壽命等優勢趕超三元材料;二是受光伏及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磷酸鐵鋰需求量快速增長。2023年,我國磷酸鐵鋰產能370.3萬噸/年,與2022年相比增長74%,處于正向增長狀態,且目前仍有在建產能預備投產。
在地域分布方面,西南、華中、華東是磷酸鐵鋰現有主要分布地及未來新增產業地(此根據企業注冊地劃分,嚴格根據生產基地劃分或有一定變化)。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方有明顯的近原料端優勢,比如西南、華中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另一方面是根據下游需求進行布局。
從磷酸鐵鋰產能看,未來5年,磷酸鐵鋰擬在建產能約1250萬噸/年,建設中產能約270萬噸/年,目前暫無退出產能計劃。新增產能一部分是原有企業產能擴張,另一部分是具有上游原料資源的企業,如磷化工或鈦白粉企業跨行進入。
隨著光伏發電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在儲能領域的用量正在快速增長。2024年,國內磷酸鐵鋰需求迎來產能爆發期,部分原定于2023年投產的產能也推遲至今年投產,供應量將繼續穩步增長。同時,新能源汽車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將繼續擴大、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需求繼續增長、儲能型磷酸鐵鋰電池需求快速增加,預計磷酸鐵鋰總需求量將明顯增長。
政策方面,我國出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關于印發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等,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十四五”政府產業支持發展的重點,承載著我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使命。儲能磷酸鐵鋰電池方面,2022年以來,中國移動、中國鐵塔等公司基站用儲能電池招標大部分選用磷酸鐵鋰電池,未來儲能型磷酸鐵鋰電池需求增速明顯。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的需求增長帶動磷酸鐵鋰及其上游硫黃的需求快速增長,磷酸鐵鋰進入快速發展期。《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提出,將進一步推動中小磷礦企業退出,一體化的大型礦企擴大規模,磷礦行業有望向一體化、集約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實現磷礦可持續發展,提高磷礦開采“三率”。
從磷酸鐵鋰電池需求量看,2022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111萬噸,比上年增長132%;2023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140萬噸,比上年增長26%。預計到2025年,磷酸鐵鋰出貨量至少200萬噸,給全國硫黃帶來逾200萬噸的需求量增長,磷酸鐵鋰在硫黃消費中的占比將進一步增長。
圖 3 我國硫黃消費市場2019-2028年消費趨勢示意
煉油銷售企業應建立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硫黃供應模式
面對日新月異的產業更新迭代,煉油銷售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資源統籌、物流配送、穩定保供、前沿銷售等優勢,保障硫黃供應,為新能源行業建設提供支撐。
優化產業鏈,做大經營總量。一方面,強化供應鏈與服務鏈協同發展。目前化肥仍是關系國家糧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保障磷化工的化肥供應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具有重要意義。煉油銷售企業應依托品牌優勢、網絡優勢、渠道優勢,制定中長期硫黃保供政策,保證化肥企業生產所需,解決國內市場階段性供需不平衡問題。另一方面,在資源統籌上,在穩固現有市場份額基礎上,積極拓展外部資源,堅持做強存量和做優增量并重。通過不斷優化資源獲取渠道,建立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硫黃供應模式,提高市場占有率,為建設新能源行業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服務水平,由生產型向定制型轉型。煉油銷售企業應堅持客戶至上,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面對新能源企業在全國布局點多面廣的發展趨勢,緊盯新能源新建產能和區域,對建設中和擬建中的磷酸鐵鋰企業進行全面摸底,積極對接企業需求。調動前沿銷售團隊的積極性,結合不同企業的開工時間與開工需求量,實施差異化銷售策略。深入用戶企業把脈問診、高效服務,為客戶量身打造“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方案,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