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美國《化學與工程新聞》(C&EN)公布“2024年全球化工企業50強”。前三甲地位十分穩固,巴斯夫仍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制造商,中國石化依舊位居亞軍,季軍仍為陶氏。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首次突破兩位數,達到11家。
巴斯夫位居第一,2023年化學品銷售額約為745億美元;中國石化的化學品銷售額約為581億美元,落后巴斯夫近164億美元,屈居亞軍;陶氏銷售額約為446億美元,位列第三。
當前正是我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一批石化化工企業正在快速做大做強。11家中國化工企業進入2024全球化工50強,東方盛虹和新鳳鳴集團首次上榜,中國石油、榮盛石化、萬華化學、恒力石化的排名均有上升。
除中國石化外,中國石油排名第5位,臺塑排名第9位,中國中化旗下的先正達排第13位,榮盛石化排第14位,萬華化學排第16位,恒力石化排第18位,東方盛虹排第22位,桐昆控股排第37位,恒逸石化排第40位,新鳳鳴集團排第48位。
2024全球化工50強企業中,美國有10家,日本有7家,德國有4家,韓國4家,英國3家。
本年度化工50強收入門檻為83.7億美元,比去年下降13億多美元。其中,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的公司有2家,銷售額在400億-500億美元有4家,300億-400億美元的有4家,200億-300億美元的有8家,100億-200億美元的有24家。
2023年,全球化工50強企業化學品銷售額同比下降10.7%,至10360億美元。而在去年榜單中,全球前50強的銷售額較上年增長了17%。這是由于庫存調整削弱了銷量,嚴重的產能過剩也影響了化工行業的發展步伐。
與此同時,盈利能力也不容樂觀。38家披露了利潤數據的化工企業,2023年的利潤總額比2022年下降了44.1%,至544億美元。其中29家公司的盈利下降,7家虧損。
對于歐洲化工企業而言,2023年是糟糕的一年。由于高昂的能源成本和老化的資產,導致很多公司缺乏市場競爭力。受俄烏沖突影響,歐洲切斷了與俄羅斯之間的豐富天然氣供應,這加劇了該行業的疲軟。巴斯夫、英力士、科思創、阿科瑪和贏創等歐洲公司的化學品銷售額大幅下降。許多在歐洲運營的公司正在削減成本或關閉低效產能。
受到中國和美國新產能的沖擊,大型石化企業正面臨自身的衰退。陶氏、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賽爾、因多拉瑪風險投資和布拉斯科(Braskem)的化學品銷售額和利潤下降就反映了這一點。此外,化肥價格從2022年的高點回落,導致美盛、Nutrien和雅苒等化肥公司的業績暴跌。
今年首次上榜的公司中,除了東方盛虹和新鳳鳴集團外,恒逸石化和桐昆集團在2023年退出榜單后,今年再次上榜;此外,還包括帝斯曼-芬美意、雅保、塞拉尼斯、韓華思路信、SK創新。
多個曾上榜50強的公司由于業績低迷,2024年未能上榜,包括西湖化學、PTT全球化學、北歐化工、Alpek、SQM、ICL、CF工業等。
據悉,C&EN每年對相關公司公開的上一財年化學品銷售額進行排名并對外發布。此外,C&EN還根據匯率等因素,會對上一年度排名進行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