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發布了2024年十大前沿科學問題,“對多介質環境中新污染物進行識別、溯源和健康風險管控”入選。這是近3年來,新污染物治理第二次入選十大前沿科學問題。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作為對多介質環境中新污染物進行識別、溯源和健康風險管控“的推薦單位,對此項前沿科學問題進行了詳細解釋:識別和溯源各類污染物在多介質環境中的分布,有助于厘清其在不同環境介質中的產生來源、賦存特征、遷移轉化機制,為防控新污染物健康風險提供技術支撐。然而,目前多環境介質中新污染物的篩查識別存在經濟成本高、工作量大等難題。研發快速、低成本、高準確性的新污染物識別技術,建立完善的溯源體系,并構建科學的健康風險評估和管控辦法,對確保環境安全,保護人民群眾健康,推動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均有重大意義。
新污染物分布具有廣而雜的特點,與常規污染物相比,其環境風險隱蔽性更強、治理復雜性更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曾提出,新污染物治理要體現風險管理理念、全生命周期理念和優先管理理念。其中,風險管理理念為化學物質管理的最核心理念,全生命周期理念和優先管理理念嵌套于風險管理理念之內。在此基礎上,新污染物治理應構建以“篩”“評”“控”為主線的防控思路。具體來說,“篩”“評”是方法和基礎,“控”是目的和手段,前者決定后者的內容。“篩”是結合環境與健康危害以及環境暴露情況,從數以萬計的在產在用化學物質中選出潛在環境風險較大的污染物,納入優先開展環境風險評估的范圍?!霸u”是針對篩選出的優先評估化學物質,對其生產、加工使用、消費和廢棄處置全生命周期進行科學的環境風險評估,精準錨定其中對環境與健康具有較大風險的化學物質作為重點管控對象?!翱亍笔菍τ诮洝昂Y”和“評”確定的重點管控對象實施以源頭淘汰、限制為主,兼顧過程減排和末端治理的全過程綜合管控措施。
據了解,近年全球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其治理迫切需要創新技術的支撐。石油和化工行業作為《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等國際公約的重點履約行業,正在圍繞新污染物調查評估、分類治理、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等內容開展技術攻關,并嘗試研發安全、可靠的化學品,以從源頭減少新污染物排放。
(中國化工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