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20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2人——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凝聚態物理領域著名科學家、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10人。
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
石油和化工領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成果均為二等獎,它們是:分子壓電體的鐵電化學設計、氮化碳光催化、碳化鉬催化劑上水的低溫活化和制氫過程、高分子遞藥載體的構筑與功能調控研究、雙金屬有機試劑的發現與發展、基于角度調控和協同促進策略的不對稱催化方法學研究、一維尺度亞納米尺度材料的合成與性質。
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
石油和化工領域中,陸上寬頻寬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創制與應用,無機非金屬廢水處理與資源回收技術及應用,碳纖維增強高性能濕式摩擦材料關鍵技術及應用,低鉑、高效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工程化成套制備技術及應用,硅氧烷雜化聚合物功能涂層設計制備新技術及其應用,聚合物熔體納米纖維綠色高效制造技術及應用,離子液體強化反應和分離新過程及產業化應用等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39項)
石油和化工領域中,“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開發工程關鍵技術與應用、基于聚烯烴凝聚態結構調控制備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鋰電前驅體反應結晶新裝備開發及高端正極材料智能制造、氣體凈化膜材料的創制及應用、基于分子鏈軟硬段精準調控的可降解共聚酯制備關鍵技術及農膜應用、高效低成本太陽能單晶硅片制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長壽命大型乙烯裂解反應器設計制造與維護技術、全過程優化的鋰電固廢高效低碳處理技術與應用、渤海伸展—走滑復合斷裂帶深部油氣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重大發現等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科技獎勵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激勵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制度,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獎工作堅持“四個面向”,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并作出創造性貢獻作為提名和評審的重要原則,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優化評審組設置和評審委員會專家構成,強化重點領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