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賽普泰克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大型甲醇制烯烴裝置智能控制及工藝優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在北京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來斌為主任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及其應用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成果推廣應用。
中煤陜西公司2014年7月建成投產的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采用國產化DMTO專利工藝技術,裝置控制具有多變量干擾、強耦合非線性的特點,常規控制難以使裝置長期處于最佳運行狀態。通過智能工藝建模、先進控制與優化,實現智能化操作與控制、節能降耗迫在眉睫。
該公司2021年與賽普泰克攜手合作,基于在線工藝孿生模型研究,開發了一體化的在線和離線工藝孿生模型,包括反應模型,再生模型、催化劑循環模型、分離模型等,以及操作優化與17個反應/再生/分離系統的智能精準控制模塊,形成大型甲醇制烯烴裝置智能控制及工藝優化技術系列成果。
中煤陜西公司煤化工事業部總經理楊雪峰介紹,該成果主要取得了三項創新。一是研發了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在線運行后的雙烯收率預測值和實際值(盤庫)相對平均誤差在1%以內,滿足了精準控制和操作優化的要求。二是首次研發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專用智能精準控制與實時操作優化系統,實現工業裝置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優化運行,以及快速自動柔性生產調整,主要工藝參數波動大幅降低。三是基于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反應/再生/分離一體化工藝孿生模型和安全島控制理念,首次研發了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的異常工況管理(安全避險)系統,實現對裝置異常工況偵測預警及在線分析,確保安全穩定運行。目前,該成果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
據悉,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間,MTO智能精準控制、操作優化及烯烴分離智能精準控制系統先后在中煤陜西公司煤化工廠區甲醇制烯烴裝置投用,實現MTO及烯烴分離裝置智能自動化運行,填補了國內MTO反再系統優化與控制領域的空白。運行結果表明,甲醇單耗降低0.6%(0.018噸甲醇/噸雙烯),能耗降低1.21%(5.08千克標煤/噸烯烴),碳排放降低0.66%(折8.35萬噸/年),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