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歐盟正式立法限制能源行業甲烷排放。天然氣作為高效燃料,其主要成分甲烷是全球變暖的重要推手,自工業化前時代以來,造成了約30%的全球變暖。歐盟的新法規對能源部門甲烷排放量的測量、報告和核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確保全球氣候治理的有效推進。
新法規要求歐洲的天然氣、石油和煤炭行業,按照最高監測標準測量、監測、報告和核實其甲烷排放量,并采取行動減少排放量。同時,法規還要求歐盟化石燃料運營商停止可避免的常規燃燒工作,并減少緊急情況、技術故障或出于安全原因需要時的燃燒和排放。
由于歐洲消耗的化石能源很大一部分來自進口,法規還將逐步引入更嚴格的要求,以確保國外出口商逐步履行與歐盟運營商相同的監測、報告和核查義務。新規定還要求建立一套“全球甲烷排放源監測工具”,根據衛星數據提供有關歐盟內部或外部高甲烷排放源的規模、發生情況和位置的信息。
歐委會還將針對“超級排放”事件建立快速警報機制,以便采取行動阻止或預防此類事件。具體要求方面,2025年起,歐盟的進口商必須報告年度甲烷排放數據,包括向歐盟出口的國家和公司的數據,信息必須包括他們是否以及如何測量、報告和減少甲烷排放。2027年1月起,只有在能源出口商承擔與歐盟生產商相同的監測、報告和核查義務的情況下,才能簽訂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進口合同。2030年起,進口到歐盟市場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的“甲烷烈度”需要低于一個上限值,這個上限值將由歐委會在后期的二級立法中設定。
這一立法舉措將給全球甲烷控排進程、油氣貿易等帶來一定的影響。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去年的數據,歐盟進口的原油和天然氣涉及的甲烷排放量合計達到1100萬噸,占全球油氣行業甲烷排放總量的13.4%。媒體分析稱,在進口方面的新規定可能會打擊美國、阿爾及利亞、俄羅斯等歐盟主要天然氣供應國。然而,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歐盟的這一舉措無疑將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為地球家園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