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烯烴聚合物COC/COP是由環烯烴通過開環聚合或加成聚合獲得的熱塑性工程塑料。根據制備工藝不同,環烯烴材料分為環烯烴共聚物(COC)和環烯烴聚合物(COP)兩種類型。COC 是由乙烯與降冰片烯單體(NB)在茂金屬催化劑體系作用下發生共聚制成, COP 是由降冰片烯單體在催化劑作用下開環易位聚合而成。COC/COP具有高透明性、低折射率、高強度、耐化學腐蝕、低吸水率低蛋白和DNA吸附、低熒光、低介電、低雜質等特性,應用于光學薄膜和鏡頭、顯示屏偏光片、醫療檢測儀、藥品和食品包裝等領域。
由于其生產技術存在較大難點,導致我國 COC/COP 行業工業化生產長期處于空白狀態。
2023年11月30日拓烯科技一期3000噸/年的特種環烯烴共聚物實現量產出貨,拓烯總投資約10.3億元的二期年產4.8萬噸的高端光學新材料項目也于11月底開工建設
2024年1月遼寧魯華泓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環烯烴聚合物(COC)裝置一次性投產成功,生產出了合格產品,遼寧魯華一期項目環烯烴聚合物產能為1000噸/年。一期示范項目完成后,計劃二期建設10000噸/年環烯烴聚合物生產裝置。
2024年1月山東魯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合作開發的環烯烴共聚物(COC/COP)關鍵單體——500噸/年降冰片烯合成反應裝置投產。
目前國內已經有無錫阿科力、拓烯、益豐新材料、萬華、中石油、遼寧魯華泓錦新材料科技等20家左右的公司,從單體、聚合小試開始開始探路國產化,包括阿科力、拓烯光學、魯華泓錦和金發科技在內有約10家左右公司已經完成了COC/COP聚合工藝的中試。
根據國內企業的設計、規劃的1-3噸/年工業化建設裝置統計,未來三年內國內COC/COP產能或將達到最少30萬噸。
COC/COP新材料國產化我國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世界第一大乙烯生產國、全球最大的COC/COP市場,從原料和消費上支撐COC/COP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乙烯工業從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取得巨大進步,具備了較強規模實力。2023年,國內乙烯產能達5135萬噸/年,在亞洲地區的乙烯產能占比已達50%,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乙烯生產國。
國內乙烯產能劇增,產生大量副產裂解C5、C9,2023年1-8月裂解C5市場供應量為161.28萬噸,同比上漲22.58%。到2026年,中國市場裂解C5產量預計達到410萬噸左右2023年裂解C9資源量達到260萬噸/年左右。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COC/COP市場,每年約消費數萬噸的相關產品,全球80%成以上手機鏡頭模組在中國生產,目前,50%來自光學領域,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手表、手環、車載、工控、醫療等發展,COP膜不斷增長。
醫藥包材領域是COC/COP材料第二大應用領域,同時也是增長潛力最大的應用市場。
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COC/COP新材料市場而言,沒有COC/COP規模化,就沒有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