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宣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和大力宣傳過去一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科技創新、企業改革、綠色發展、黨的建設、責任關懷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涌現出的精彩故事,謳歌為“強國建設 民族復興”奮斗的石化建設者,向社會講好化工故事,傳遞行業發展正能量,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指導下,《中國化工報》社整理發布了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大新聞及評述。
新聞一:石油和化工行業以高質量主題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行業新篇章
2023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23年4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2023年4月3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石油和化工系統的政府機關、行業組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全體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密結合行業特點,精心謀劃部署,有力有序推進,推動全行業黨員干部在主題教育中感悟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以高質量主題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油和化工行業新篇章。
【新聞評述】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推動貫徹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的有力舉措,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部署。
2023年4月2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石化化工行業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級黨組織工作安排,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扎實推動主題教育高質量、有特色、走前列、見實效,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把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沒有捷徑,唯有實干。石油和化工行業全力把主題教育學習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將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石化強國、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全過程、各領域,全力服務黨之大計、“國之大者”,在端牢能源飯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做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支柱。
新聞二:《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發布,從促投資、優供給、穩外貿、保生產、強企業5方面推進穩增長
2023年8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行業保持平穩增長,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不含油氣開采)主營業務收入達15萬億元,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化肥產量(折純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
《方案》明確了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豐富優質供給,激活釋放消費潛力;穩定外資外貿,增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強化要素供給,保障生產平穩運行;激發企業活力,筑牢穩大盤基礎支撐等五項工作舉措。
【新聞評述】2023年我們采訪聽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難”——增收難,增效更難!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一經發布,立刻得到了落實。“穩”不僅是國家的事,更是行業的事;是地方的事,更是企業的事、園區的事。
目前,江蘇省連云港石化基地已開展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前期工作,揚子揚巴輕烴綜合利用、盛虹減油增化等一批項目也在抓緊推進報審工作。遼寧省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揚農大型農化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撫順石化乙烯擴能、遼陽石化乙烯能效達標改造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廣東省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湛江巴斯夫一體化基地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方案》的另一目標也正在穩步落實,氮肥、磷復肥、鉀肥行業依然將保供穩價視為行業首要任務。
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正在積極轉換發展動能,由投資拉動轉向科技創新驅動;轉換賽道,從比速度轉向比價值創造;轉換發展方式,從比較“有沒有”轉向比較“好不好”“高不高”“綠不綠”;轉換發展理念,從比產能規模轉向比質量比效益,向著實現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的目標努力奔跑。
新聞三:化工園區認定工作基本完成 園區化發展進入提質升級、規范化的新階段
截至2023年11月,全國共有30個省份(含新疆兵團)公布了化工園區認定結果,總計604家。全國化工園區認定工作已基本完成。
通過認定的化工園區公用工程、安全環保、消防和應急救援、監測預警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智能化管控平臺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本質安全和環保水平大幅提升。
化工園區作為我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已進入提質升級、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新聞評述】化工園區是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化工園區的高標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為規范化工園區建設和認定管理,早在2021年12月,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等6部門就聯合印發了《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河南、廣東、江蘇、河北等多個省份據此相繼出臺了化工園區管理辦法,以此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
如今,“化工產業在化工園區才能得到良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成行業共識。隨著園區自身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化工園區的行業載體地位也越發凸顯。2022年,化工園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的比重已達62%左右,隨著化企入園、化工園區改擴、企業園區化等進程加快,六部委《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2025年化工園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70%以上”的目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當前,我國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向石油和化工強國的跨越也進入了關鍵期。按照黨中央對新型工業化的部署要求,堅持高標準、綠色智能方向,我國化工園區積極探索,定能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路子。
新聞四: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3起重大安全事故先后發生
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共發生3起重大安全事故,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盤錦浩業化工有限公司“1·15”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8799萬元;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1人受傷;億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9·7”高壓氣體泄漏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
為深刻吸取以上3起重大安全事故教訓,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及時約談涉事地區監管部門;應急管理部印發相關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并啟動專家指導服務。同時,相關企業紛紛開展自查自糾,安全生產工作提到更高等級。
【新聞評述】任何時候,企業都決不能觸碰犧牲安全這條紅線。這3起重大安全事故雖已成為過去,但給行業帶來的警示卻不能隨時間而流逝。
在新建項目批量投產、化工企業生產效益下滑導致安全投入不夠、產業轉移帶來人員基本素質欠缺等因素影響下,2023年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3起重大事故先后發生,令人痛心。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強化安全管控是任何行業、任何企業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社會責任,堅持問題導向,是杜絕石化、化工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的基本思路。
聚焦重大風險防控,絕不能只是說在嘴上、印在紙上、貼在墻上。我們只有堅持問題導向,以非常之舉、下非常之功、盡非常之責,才能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國泰民安。
新聞五: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項目全面投產 綠氫規模化工業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2023年8月30日,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綠氫規模化工業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該項目重大設備及核心材料全部為國產,電解水制氫能力2萬噸/年、儲氫能力21萬標準立方米、輸氫能力2.8萬標準立方米/小時。項目生產的綠氫就近供應給中國石化塔河煉化公司,用于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制氫,實現現代油品加工與綠氫耦合低碳發展,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5萬噸,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重大示范效應。
【新聞評述】新聞發布人李思涵:廣袤的天山南麓,一陣“氫”風吹綠了草場林野,也吹響了我國煉化工業規模化減碳的號角。綠氫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取的氫,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綠氫煉化則被視為化工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路徑。
2021年11月,國家發改委和多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提出要推動石化化工行業實施綠氫煉化降碳工程。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項目的正式投產,打通了從光伏發電、制氫、氫氣儲運到綠氫煉化的全流程,對于推進石化化工行業實施綠氫煉化工程來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看到了石化化工行業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決心。項目啟動后,中石化廣州工程公司一批又一批技術和管理人員不遠萬里從廣州奔赴庫車,為項目建設奉獻智慧和血汗;國內裝備制造企業一套又一套氫能設備在此落地組裝,承托起民族工業對清潔世界和綠色未來的美好期許。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從這里出發,我們看到,更多的綠氫煉化項目已提上日程。到2025年,西北地區規劃的綠氫項目年產能將達70萬噸,10個省份規劃的綠氫年產能高達104萬噸。一條條以氫能為核心的“制—儲—輸—用”產業鏈條,鋪就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坦途正道。
新聞六:最大CCUS全產業鏈基地開建 全球首次實現現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氣田開采合作減碳
2023年5月19日,總投資102億元的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項目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全面開工建設。該項目在全球首次實現現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氣田開采之間的綠色減碳合作,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國家能源集團年產400萬噸煤制油項目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捕集后,將由長慶油田進行驅油封存。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將減排二氧化碳300萬噸。在30年運營期內,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7450萬噸,累計增油1700萬噸以上。
【新聞評述】探索出一條面向未來的高碳原料低碳排放的新路子,是現代煤化工產業在高質量發展路上必須解答好的一道難題。
CCUS是目前實現大規模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首要選擇,也是實現碳中和的兜底手段和國際公認的三大減碳途徑之一。這一途徑能否與現代煤化工產生完美的化學反應?
寧夏300萬噸/年CCUS項目告訴我們,這條路是暢通的。據測算,其預計減碳量相當于植樹近2700萬棵、近18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1年。這一現代煤化工和原油開采在綠色減碳領域中首次展開的合作,為現代煤化工產業找到了一把破解“高碳”之困的“金鑰匙”,為原油開采尋到了綠色增產的新式“武器”,開創了大型現代煤基能源化工基地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除此之外,項目不僅探索了低成本碳源大規模工業化應用,還帶動發展了配套二氧化碳捕集、管輸、二氧化碳驅油與埋存等成套技術設備工業化研發應用以及標準制定,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超臨界長輸管道。
創新打破壟斷。建設綠色中國,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新戰略的指引下,一條吐故納新的“吞碳巨龍”正在鄂爾多斯盆地誕生。
新聞七:“鋼焦化氫電”一體化新模式誕生 鋼鐵與化工產業耦合降碳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2023年6月,山西晉南鋼鐵集團與中國華能合作建設的一期300兆瓦光伏“新能源+儲能”項目并網發電,鋼鐵、焦化、化工、氫能、綠電五大產業一體化耦合降碳新模式隨之誕生。2023年11月18~19日,來自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的專家,中國科學院包信和院士、中國工程院彭蘇萍院士以及鋼鐵、焦化、化工界的300多位代表在山西臨汾現場觀摩“鋼—焦—化—氫+”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運行情況。晉南鋼鐵集團以煤氣為紐帶,通過加強一氧化碳、氫氣綜合利用,實現“以化固碳”“以氫降碳”,這一鋼鐵冶金與化工產業耦合降碳的有益探索和重大創新成果,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新聞評述】2023年4月,為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延續報社開展產業調研的優良傳統,《中國化工報》黃河流域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來到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的晉南鋼鐵集團,看到了在鋼鐵城里建設的高水平化工廠,以煉鐵煉焦的尾氣作為原料,每年可生產30萬噸乙二醇和15萬噸LNG,實現了“以化固碳”。同時,還把化工廠富余的一部分氫氣送至高爐,探索氫能冶煉;把另一部分氫提純后,用作氫燃料電池重卡的能源,實現“以氫降碳”。
這一創新模式讓人耳目一新。長期以來,鋼鐵和焦化行業的尾氣傳統處理方法是燃燒發電,導致行業存在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難題。在化工人看來,這些尾氣中含有豐富的一氧化碳和氫氣,是寶貴的優質化工原料。晉南鋼鐵集團打造的“鋼—焦—化—氫+”循環產業鏈,充分挖掘了傳統行業蘊含的充沛的綠色價值,開創了鋼鐵、焦化、化工、氫能耦合發展的新模式。
2023年11月18~19日,“鋼—焦—化—氫+”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山西臨汾召開。來自鋼鐵、焦化、化工、氫能等產業的300多位代表深入晉南鋼鐵廠區參觀,并進行大會交流。與會專家對“鋼—焦—化—氫+”一體化發展模式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該模式最大的特色是融合,最大的優勢是協同,耦合發展減碳降碳的成果令人鼓舞。這種行業融合發展的思路更值得所有行業借鑒。
新聞八:沙特阿美入股浙江石化,全球最大油商押注中國市場信心十足
2023年3月27日,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與沙特阿美達成戰略合作,并簽署多項協議,約定榮盛控股將其所持有的榮盛石化10%加一股股份以24.3元/股的價格轉讓給沙特阿美全資子公司AOC,對價總額約為246億元。轉讓后,榮盛控股在榮盛石化的持股比例將從61.46%降至51.46%。
榮盛石化與沙特阿美將在原油采購、原料供應、化學品銷售、精煉化工產品銷售、原油儲存及技術分享等方面進行合作。根據協議,沙特阿美將向榮盛石化子公司浙石化供應48萬桶/日的原油,為期20年。此次戰略合作的達成,將極大拓展雙方在石油化工領域的相關業務。
【新聞評述】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沙特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油氣生產國,也是最早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在能源領域與我國合作日益緊密。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商沙特阿美的對華大手筆投資,充分體現了沙特與中國攜手共進的決心,對中國石化行業發展的信心。
在中國和沙特經貿關系中,能源合作舉足輕重。早在2016年1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雅得同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加強能源政策協調,提高能源合作水平,構建長期穩定的中沙能源戰略合作關系。
此次入股浙江石化,不僅是沙特阿美在關鍵市場中的一項重要收購,將大力拓展沙特阿美在華下游領域的相關業務,更體現了沙特阿美長期看好中國本土投資環境。
榮盛石化與沙特阿美在原油采購、原料供應、化學品銷售、精煉化工產品銷售、原油儲存及技術分享等方面以合作求共贏,不僅能夠為榮盛石化帶來更為充足穩定和有競爭力的石化原材料、更加先進的化工技術,以及更加系統協調的全球產業體系,而且也能夠助力沙特阿美實現擴張化工品產業鏈的戰略目標,進一步鞏固沙特與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之間的關系。
新聞九:中國將建非洲唯一鈦白粉裝置 自主鈦白粉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2023年10月17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化學旗下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南非尼安扎(NYANZA)公司簽署年產8萬噸硫酸法鈦白粉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這是中國硫酸法鈦白粉自主技術首次走出國門,也是中國在海外執行的首個鈦白粉EPC總承包項目。該項目建設將采用中國標準和國產化裝備,按照中國的項目管理模式執行。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南非乃至非洲第一套現代化鈦白粉生產裝置。
【新聞評述】作為無機顏料之王,鈦白粉(TiO2)在涂料、化妝品、醫藥、電子和環保等領域應用廣泛。中國與南非此次簽署鈦白粉EPC總承包項目,是一次破荒之約、啟程之約、固誼之約。
破荒之約,破的是產業之荒。廣袤的非洲大陸不僅有撒哈拉沙漠,還有全球最大的鈦白粉產業“荒漠”。這片302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目前沒有一個鈦白粉工廠在運行。非洲擁有豐富的鈦白粉生產原料,但因為沒有生產加工能力,只能廉價出口礦物,再高價進口鈦白粉成品。整個非洲鈦白粉年需求量約15萬噸,全部依賴進口。該項目建成后,這棵產業“獨苗”將有效滿足南非內需,并輻射非洲大陸市場。
啟程之約,啟的是發展新程。中國鈦白粉歷經60年艱苦奮斗和創新發展,無論是硫酸法還是氯化法技術,均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項目的簽署,標志著中國鈦白粉技術和EPC項目首次走出國門,開啟了行業發展新征程。作為鈦白粉行業“國家隊”和國內最早開展鈦白粉工程設計的企業,東華科技見證了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全過程,邁出了中國鈦白粉技術“走出去”的第一步。
固誼之約,固的是中非厚誼。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南非是最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非洲國家。中國鈦白粉首次出海,就選擇了南非,將為南非人民帶去中國友誼。該項目將推動南非工業化進程,并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
新聞十:全球最大煤制乙二醇項目達標達效,創造多項行業紀錄
截至2023年12月22日,全球產能最大的煤制乙二醇項目——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累計生產乙二醇180萬噸,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達標達效目標。
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范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在建煤化工項目,由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規劃、建設、運營,乙二醇裝置是一階段建設內容之一。2022年10月,乙二醇裝置一次打通全流程并產出聚酯級乙二醇產品,同年11月28日實現滿負荷運行,2023年11月3日通過性能考核全面轉入生產階段。該項目創造了煤制乙二醇裝置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達產達標用時最短、首次投料開車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等多項紀錄。
【新聞評述】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考察時指出,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延伸產業鏈,開發高附加值的煤制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下游產品,是煤化工產業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不二選擇。
榆林化學建設的這個煤化工項目,通過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技術創新、集成、示范以及工藝耦合,將打通一條高效率、低成本的煤制芳烴路線,同時聯產特種油品,最大程度實現現代煤化工與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產業深度耦合、錯位發展,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這個項目不僅體量大,而且在智能化和綠色低碳化方面打造行業樣板工程。榆林化學攜手儀綜所、中國移動、華為合作共建首個化工行業5G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為行業提供5G+安全生產應用示范。這個項目還作為煤化工行業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項目,榆林化學超前謀劃了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減排工程,以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