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廢塑料的污染防治,逐步完善法律法規,大力推進回收利用體系建設,2017~2022年我國廢塑料回收量由1693萬噸增長至1890萬噸;但在低值廢塑料資源化利用、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等方面尚且面臨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馬永生介紹說,當前,受塑料產品結構影響,資源化價值較高的工程塑料、中空瓶體硬質包裝類塑料等基本采取物理回收方式,實現了較好的回收利用,但大量軟包裝類塑料,特別是膜袋類塑料多被填埋、焚燒或丟棄;同時,目前我國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仍以線性處理為主,可重復利用的塑料制品原級循環比例僅約2%,多數塑料制品降級循環利用一次后,就難以再次進入回收利用通道。此外,廢塑料回收體系建設及引導政策也有待完善。
馬永生提出3點建議。其一是加強宏觀指導和示范引領,加快推動低值廢塑料資源化利用。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立足低值廢塑料循環利用所兼具環保和公益屬性,聚焦制約因素和突出問題,研究出臺立項審批等細化的指導意見及政策實施指南,為各地區和有關行業企業推動低值廢塑料循環利用提供有力指引;鼓勵具備先進成套技術龍頭企業發揮骨干作用,牽頭建立一批集中化、園區化、高值化、綠色化的低值廢塑料循環利用回收示范項目,引領帶動民間資本進行產業投資,加快推動產業化發展。
其二是加強科技支撐,以化學回收技術突破引領廢塑料資源化利用。加強“政產學研”多方創新合作,重點開展包括再生塑料高值利用技術與裝備、綠色改性劑開發與應用、低值廢塑料能源利用與污染防治技術等研究,加快與生活源低值廢塑料回收利用相匹配的首臺套技術裝備研發,支撐廢塑料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發揮煉化行業優勢,支持中國石化等企業牽頭突破一批化學回收關鍵技術,開展化學回收項目建設運營,重點推動低值廢塑料循環利用產業落地。
其三是完善分層次全覆蓋回收體系,推進廢塑料回收行業轉型發展。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按照“誰生產誰處理,誰購買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原則,完善低值廢塑料規模化、精細化回收體系,同時鼓勵回收站點、回收企業進行標準化、規范化、連鎖化、全品類運營,促進回收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廢塑料回收體系建設,圍繞現有煉化企業選點布局廢塑料回收網絡,并作為城市和地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著眼回收利用便利化,聚焦塑料產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統籌完善設計制造、回收利用等行業標準,為破解標準不一導致的回收利用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