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市場預測機構表示,亞洲化學品市場的各個細分市場處于悲觀狀態,行業供需、利潤都難以讓市場參與者滿意。標普全球石化產品分析高級主管羅伯特·斯蒂爾表示,2026年前,全球石化產品市場將有所恢復,但仍將繼續保持產能過剩。亞洲市場在引領全球的同時,也要與產能過剩相對抗,各個產品的市場仍呈悲觀態勢。
乙烯衍生物陷悲觀情緒
亞洲乙烯市場方面,某些地區需求或能夠跟上新增規劃產能,但2024年乙烯整體市場前景仍然悲觀。就關鍵下游項目而言,2024年亞洲聚乙烯項目主要是與裂解裝置的一體化項目,從而會限制其乙烯出口量。例如,越南龍山石化2023年12月投產的裂解裝置與下游聚乙烯為一體化配套項目。然而,如果下游衍生物利潤率,特別是聚乙烯和乙烯價差保持在閾值水平以下,可能會引發運行負荷率調整或乙烯出口。
根據目前檢修計劃,東北亞地區第二季度乙烯供應減少可能近34萬噸,下半年隨著中國新產能陸續投產而得到緩解。由于2023年韓國多數裂解裝置已經完成檢修,預計2024年來自韓國的乙烯供應將增加。2024年日本乙烯供應則會保持平穩。
乙烯衍生物方面,市場人士稱,非上下游一體化的苯乙烯單體和環氧乙烷廠家預計將保持虧損。這一趨勢至少在短期內會持續。
亞洲乙烯價格方面,由于下游市場看跌,2024年大部分時間現貨市場仍將面臨下行壓力。需要注意的是,來自美國的深海套利乙烯貨物預計將成為亞洲現貨市場的關鍵影響因素,盡管巴拿馬運河的擁堵可能會在短期內抑制這種貿易流。
丙烯衍生物盈利承壓
因為上游波動,亞洲丙烯和衍生物生產商盈利壓力可能增加。隨著區域內丙烯生產朝著自給自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買家選擇與區域內企業簽訂定期合同,而非進口合同。然而,這也意味著,如果這些區域內生產商出現計劃外停產,市場很容易受到進口價格波動的影響。上游波動持續,也進一步加劇亞洲丙烯市場波動的可能性。目前,紅海和巴拿馬運河的航運問題將繼續使市場保持警覺,因為原油和丙烷的運輸可能會受到影響。
展望未來,市場預測2024年第一季度亞洲丙烯價格將呈下降趨勢。聚丙烯(PP)生產商盈利不佳也可能抑制對丙烯原料的需求。此外,PP生產商日益激烈的競爭將造成盈利更弱。由于產能擴張,預計亞洲PP負荷率將從2023年的79%下降到2024年的75%。由于全球PP市場供過于求,供應不斷增加而需求疲軟,一些國家出臺了限制進口和保護本國貿易和生產的政策。根據ICIS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15日當周,東北亞獨立PP生產商的生產利潤率為-143美元/噸。
東北亞地區其他丙烯衍生物則產生分化,如丙烯酸、丙烯腈和2-乙基己醇生產商的生產利潤分別為每噸227美元、-26美元和847美元。對于丙烯腈等其他衍生物,未來日子也很難過,市場參與者對其需求復蘇和增長相對悲觀。
丁二烯市場繼續掙扎
市場人士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亞洲現貨丁二烯市場一直受到供應限制困擾。短期內來看,該市場不會出現顯著改善。2023年大部分時間里,丁二烯生產原料C4供應因裂解裝置低負荷率而受到抑制。東北亞地區部分乙烯裂解負荷率甚至降至60%,為十年來最低水平,如果聚烯烴等關鍵衍生物市場繼續表現不佳,那么在未來幾個月內裂解裝置生產恢復正常的可能性仍相當渺茫。過去幾年,亞洲丁二烯總銘牌產能出現激增,但2021年至2023年產量沒有太大變化,本地區丁二烯工廠負荷率一直很低。2024年可能會繼續保持這種趨勢。
丁二烯主要用于生產合成橡膠,如丁苯橡膠(SBR)和聚丁二烯橡膠(PBR),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ICIS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ABS價格降至年內最低水平,SBR價格也比2023年3月的年內最高水平低約9%。這些衍生物的低迷價格更加劇了人們對下游可負擔性問題的擔憂。ABS和橡膠制造商都將需求希望寄托在中國,因為中國是汽車和電器的主要生產地區。汽車和電器等非必需商品的消費者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經濟增長。從全球范圍來看,由于通脹壓力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各種不利因素,經濟前景仍很模糊。市場參與者表示,即使2024年丁二烯現貨供應仍然緊張,這些宏觀因素不可避免地影響丁二烯的需求,從而限制現貨交易的上行潛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