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歐洲化工人士對歐洲化學工業預測仍然黯淡。整個2023年,歐洲化工行業都在與疲軟的需求做斗爭,由此導致成本處于歷史高位的同時,化學品價格還在下跌,對歐洲化工企業財務業績的影響非常嚴重。而在這些業內人士看來,2024年的歐洲化工行業難有改善,整個歐洲化工行業仍陷入空前危機,難以自拔。
2023年,歐洲化工行業嚴重缺乏競爭力,尤其是在石化品領域,促使許多公司暫停或永久關閉歐洲工廠。2024年,這一趨勢預計還將持續。
據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Cefic)數據,歐盟仍然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化學品生產地區,其化學品年銷售額超過7600億歐元。從2012到2022年,歐盟在全球化學品銷售額的份額從17%下降到14%,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人們更加擔心這一份額還會下降。某些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通過財政支持化工行業。但Cefic認為,這不足以確保歐洲作為全球化學品市場的主要力量實現長期生存。
對于2024年的歐洲化學品市場,市場人士普遍預測將實現低增長。美國化工理事會(ACC)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化學品產量下降了6.6%,較2022年5.1%的增長出現大逆轉,并預計2024年歐洲化學品產量只會略有上升,增速預計為1.9%。Cefic更為悲觀,預計2024年歐盟化學品產量將增長1.0%。Cefic將此前景描述為“持平到小幅增長”,將代表著歐洲化學工業從充滿挑戰的兩年中溫和復蘇。但考慮到2023年歐洲化學品產量下降幅度過大,這種增長不足以改變歐洲化工行業現狀。
德國的前景比整個歐洲更悲觀。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預計,2024年德國化學品(不包括制藥)產量和銷售額將分別下降1%和5%,原因是化學品業務訂單還將進一步縮減。VCI表示:“到2023年年底,德國化工行業仍處于衰退狀態。各企業對未來幾個月的預期都是負面的?!?/span>
由于高成本、需求疲軟和價格下跌的影響,歐洲化工企業正被迫采取更激進的財務措施。VCI主席兼科思創公司首席執行官施樂文表示:“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高企以及訂單不足將繼續給歐洲化工企業帶來壓力。因此,我們的公司被迫削減成本,采取的措施包括關閉生產工廠、剝離一些業務以及將投資轉移到國外?!?/span>
按照計劃,巴斯夫到2024年年底將關閉德國路德維希港工廠內生產氨、己內酰胺、甲苯二異氰酸酯和其他關鍵產品的裝置,以解決歐洲成本過高的問題,包括天然氣價格上漲。巴斯夫還宣布在歐洲裁員2600人,其中約65%在德國。該公司正在尋求的每年5億歐元非生產成本節約中,約有一半將在路德維希港工廠實現。
其他幾家公司也已經宣布計劃在2024年期間關閉歐洲的化工裝置,理由是需求疲軟、成本高、產品價格下跌,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來自廉價進口產品的競爭。因多拉瑪公司計劃關閉位于葡萄牙錫尼什港年產7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PTA)裝置。英力士公司計劃關閉位于比利時赫爾的年產44.2萬噸PTA裝置。英力士芳烴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多塞特表示,高昂的能源和運營成本使歐洲PTA生產相對于亞洲出口商處于重大劣勢。在2023年,盛禧奧、Kem One和利安德巴賽爾公司已經關閉了歐洲的大宗化工和塑料裝置。
歐盟委員會最近采取行動,對聚酯價值鏈中的廉價進口產品,包括PTA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取關稅保護措施,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PET征收6.6%至24.2%的反傾銷稅。歐盟委員會還在對聚氯乙烯和二氧化鈦進行反傾銷調查,以保護歐洲生產商免受傾銷可能造成的沖擊。多塞特表示,PET關稅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歐洲化工業迫切需要更多的幫助。
市場人士表示,歐洲化學工業仍有一些領域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競爭,甚至是石化品領域也是如此。2023年11月,標普全球估計,那些已改造為以美國進口乙烷為原料的歐洲裂解裝置的乙烯生產平均成本為世界最低,不到400美元/噸。此外,歐洲市場人士表示,創新仍然是歐洲化工行業的優勢之一。為此,歐洲化工企業將在復雜的市場局面下繼續投資研發。據Cefic數據,歐盟化工行業每年在研發上的支出約為110億歐元,占全球總額的17%。Cefic稱,未來幾年,歐洲化工行業將開發新的回收、可再生、電氣化和高科技塑料技術,以滿足歐洲綠色協議及其所有相關法規的要求。創新對歐盟化工行業來說尤其重要,而且對社會有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