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研報分析認為,2024年石化板塊有望迎來價值重塑。其中,值得關注的領域分別是原油、油服、煉化領域。
原油市場中高位運行
回顧2023年,國際油價大幅震蕩。數據顯示,2023年美紐約原油價格全年累跌10.7%,布倫特原油價格全年累跌10.3%。多家機構認為,國際油價當前進入多空交織、走勢反復的中高位震蕩階段。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分析認為,長期來看,國際油價主要受美國、中東、俄羅斯三大區域的供需格局變化影響。美國方面,資本開支對應的產量增幅有限,同時從盆地生命周期歷史看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可能即將達峰,疊加補庫周期來臨也有望托底油價;中東方面,2023年以來OPEC+少數國家主動減產,多數國家剩余產能受限,沙特對油價調控能力增強,但從經濟利益來看,沙特或不具有增產動力;俄羅斯方面,西方限價對俄羅斯出口的影響已然快速減弱,俄油折扣降低對國際油價的支撐逐步增強,同時俄羅斯石油銷售和財政收入修復,增產動力減弱。因此,未來全球原油供給仍有望受限,而伴隨中國經濟持續修復,2024年全球原油或仍將處于去庫狀態,原油供需緊張形勢未改,油價或仍處于中高位運行周期。
天然氣價溫和上漲
民生證券認為,2024年,國際天然氣價格將理性回歸,國內氣價彈性重新由國內需求主導,經濟穩增長下,國內氣價或溫和上漲。
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3217.10億立方米,同比增速7.26%,進口量為1482.07億立方米,同比增速8.47%。國內在高成本推漲和經濟穩步增長的拉動下,氣價或將在兩年內重新高于國際氣價。
業內人士認為,預計2024年全球天然氣供應基本滿足需求,實現供需平衡。預計2024年全球LNG供應增加約1960萬噸。在天然氣供應鏈重塑及西方持續加碼制裁俄羅斯的情況下,預計2024年全球天然氣結構性區域性供需失衡局面將依舊,天然氣貿易再平衡將持續進行,歐洲天然氣進口將“脫俄倚美”,俄羅斯出口將“轉向東南”,中國將繼續是全球重要的天然氣資源平衡市場和貿易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力量,歐洲繼續主導液化天然氣貿易價格,美國將維持氣價洼地地位。
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2024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特別是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管道天然氣、國內企業進口LNG的規模同比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我國天然氣市場將止跌回升,逐步回溫。
海上油服潛力較大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認為,高油價以及資本開支提升這兩大因素將推升油服景氣上行,海上油服企業成長潛力較大。
從上游資本開支結構來看,海上和陸上非常規油氣田為未來勘探開發重點,資本開支占比逐步提升,而近年來油服產能持續出清,行業有望在供給出清和需求恢復共振下開啟量價齊升局面。從需求端看,在全球油氣資本開支擴張背景下,未來海上油服項目訂單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同時在中東、中亞地緣變局下我國油服行業亦存在獨特機遇。因此,2017年后,股市周期和油價周期都未對油服板塊產生大幅影響,而當前油服類公司已逐步開啟業績兌現周期,而油服板塊指數卻仍處于低位,未來或有較大幅度估值修復空間。
化纖景氣有望回升
去年國內紡織服裝消費明顯恢復,今年化纖需求仍在增長,行業景氣度將進一步回升。
東方證券研報認為,2023年滌綸長絲行業整體開工及去庫情況都不錯,且下游江浙織機負荷仍在持續提升。展望2024年,長絲新增產能明顯減少,去年大幅擴張的頭部企業也需要等待市場進一步的供需反饋來決定后續投產進度,同時2024年海外終端可能迎來較強補庫預期,供需兩端有望共同催化長絲景氣向上。
錦綸行業伴隨去年國內下游需求恢復,相關企業利潤率逐季改善,后續海外服裝品牌客戶若去庫順利,依靠海外高端客戶的企業盈利能力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氨綸行業去年盡管需求有所恢復,但頭部企業有較多新產能落地,行業短期供給壓力較大,企業大多處于虧損狀態,僅頭部企業仍有利潤空間。長期看,氨綸未來擴張仍主要集中在曉星和華峰兩大巨頭,未來行業大概率會進入雙寡頭格局,待落后產能逐步出清后,持續擴張的頭部企業有望在下一輪景氣周期中獲得更大的利潤彈性。(未完待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