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中國石化正式發布《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和《2024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其中,《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是中國石化首次發布氫能領域的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60年我國氫能消費規模將達到近8600萬噸,產業規模4.6萬億元,預計2060年,氫源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2024能源化工產業發展論壇同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化工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和學者,圍繞“綠色轉型 高端發展 創新未來”主題及新形勢下中國能源化工轉型發展之路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是中國石化連續第二年發布能源中長期展望成果。報告顯示,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于2030-2035年間達峰,峰值約62.6億噸標煤,2060年將降至57億噸標煤。能源活動相關碳排放量于2030年前達峰,剔除原料用能固碳部分后,峰值約101億噸,2060年仍將產生17億噸碳排放,需通過CCUS、生態碳匯等方式予以消納。煤炭消費量于2025年前后達峰并下行,未來十年煤炭仍將發揮我國能源安全“壓艙石”作用。石油消費量將進入最后增長階段,于2027年前達峰,峰值8億噸左右,峰值平臺期縮短至3—5年。天然氣消費量穩步增長,2040年前后達峰,峰值約為6100億立方米;非化石能源供應高速發展,正在成為我國能源系統增量的主體,將于2045年前后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主體。
中國石化首次發布《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氫能產業科學謀劃轉型路徑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視角。報告顯示,2060年我國氫能消費規模將達到近8600萬噸,產業規模4.6萬億元。供給側的制氫低碳化和消費側的應用多元化將成為氫能產業發展的兩大特征。預計2060年,我國專門制氫的用能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從2022年的1%增加至93%,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制氫占比達2/3,氫源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轉變;氫能應用的消費結構也將發生較大變化。
《2024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認為,2024年能源化工產業應做好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要重點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推動節能改造,擴大可再生能源消費。全球能源供需版圖已改變,貿易流向逐步轉向“東西半球化”;維護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將是未來能源行業的重大關切;國際油價預計將保持中高位運行,均值雖小幅下降,但仍高出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要謹防重大事件給市場帶來的沖擊;歐亞天然氣需求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氣價中樞與2023年大體持平;中國一次能源需求將增長2.7%,油氣行業要加大勘探開發,譜寫端牢能源飯碗新篇章,積極推進油田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受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等因素的影響,2024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將進入低增長階段,增速僅為1.7%;大宗化工品產能集中釋放,2024年石化行業運行壓力仍不減,化工新材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將繼續大力發展。
該活動由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