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重大工程,需要新材料產業提供支撐和保障,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據統計,我國新材料產業產值從2012年約1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6.8萬億元,總規模增長近6倍,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202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0萬億元。
01 新材料行業概覽
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的具有優異性能的結構材料和有特殊性質的功能材料。根據《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新材料主要分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類,其中每一個大類里面又包含具體的細分領域新材料,范圍廣泛。
新材料分類
圖源:上海交通大學徐州新材料研究院
我國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先后將其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制定了多個規劃和政策大力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戰略地位持續提升。下圖為"十四五"規劃新材料圖譜:
之后,多個省市也相繼出臺發展規劃和專項政策,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重點新材料圖譜
圖源:雪球@龍虎虎
02 新材料行業
產業鏈結構
新材料產業鏈上游包括鋼鐵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紡織材料等,中游新材料主要分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類,下游應用于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家電行業、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紡織機械、建筑化工等行業。
新材料產業鏈圖譜
圖源:慧產科技
空間分布
我國新材料產業已形成集群式的發展模式,形成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東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產業集群分布。
行業格局
我國新材料行業形成了三個梯隊的競爭格局。第一梯隊主要由外資企業構成,美國企業全面領跑,日本企業的優勢在納米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領域,歐洲企業在結構材料、光學與光電材料等方面存在明顯優勢。第二梯隊以龍頭企業為主,代表企業有萬華化學、TCL中環等。隨著國家政策的利好,高端技術的突破,我國龍頭企業逐漸向第一梯隊靠近。第三梯隊以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為主,以先進基礎材料為主,競爭激烈。
中國新材料行業企業競爭格局
圖源:慧產科技
03 全球競爭格局
新材料產業的創新主體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其擁有絕大部分大型跨國公司,在經濟實力、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市場占有率等多方面占據絕對優勢。其中,美國屬于全面領跑的國家,日本的優勢在納米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領域,歐洲在結構材料、光學與光電材料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中國、韓國、俄羅斯緊隨其后,目前屬于全球第二梯隊。中國在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體材料,韓國在顯示材料、存儲材料,俄羅斯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從新材料市場來看,北美和歐洲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新材料市場,且市場已經比較成熟,而在亞太地區,新材料市場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
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新材料技術發展情況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04 全球新材料領域突出成果
2022—2023全球新材料領域突出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