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聚烯烴新材料項目,擬建設35萬噸/年高性能HDPE裝置、30萬噸/年LLDPE裝置和40萬噸/年高等級PP裝置;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統包括原料罐區、空壓站、循環水場、供電系統等;配套設施包括火炬系統等;其它設施依托現有項目,屬于擴建項目;建設地點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投資總額約為667581萬元。
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如下。
廢氣:根據計算結果,本項目各污染物的短期濃度貢獻值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00%;本項目各污染物的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小于30%;根據計算疊加現狀值及區域在建擬建污染源預測值后各污染物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本項目廠界外各污染物的短期貢獻濃度值未出現超標情況,因此,本項目不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廢水:項目廢水依托揚子石化凈一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回用至揚子石化工業水補水,不增加揚子石化污水外排量。
固廢:本項目產生的固廢除部分綜合利用外,其余均依托現有的固廢暫存場所暫存,暫存場所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等相關要求,項目固廢均合法合規處置,不產生二次污染。
噪聲:本項目運行后,在采取有效降噪、隔聲措施的條件下,廠界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廠界200m范圍內無居民等環境敏感目標,不會出現噪聲擾民現象。
土壤:在落實相關防腐蝕、防泄漏設施等措施下,本項目運行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土壤環境影響可以接受,項目地土壤環境質量滿足《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篩選值。
地下水:在采取環保措施后,項目區及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可接受,地下水水質能夠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相關標準要求。
建設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治理措施如下。
廢氣:LLDPE裝置的單體精制單元廢氣、TEAL和活性催化劑水解吹掃廢氣、排放氣回收系統尾氣,HDPE裝置的單體精制單元廢氣、TEAL和活性催化劑水解吹掃廢氣,PP裝置的單體精制單元廢氣,新建正戊烷、異戊烷儲罐廢氣,收集后進入公司現有火炬氣回收系統回收利用。LLDPE裝置的聚合物粉料加料、添加劑加料廢氣、粒料緩沖料斗含塵廢氣、摻混廢氣,HDPE裝置的主催化劑配置系統排放廢氣、膜回收系統尾氣、擠壓機加料廢氣、風送系統排放氣,PP裝置的在生產含過氧化物添加劑牌號產品時的造粒后顆粒干燥廢氣、摻混廢氣、包裝料倉進料廢氣以及生產所有牌號產品的淘析廢氣,經袋濾后進入新建的RTO系統處置。LLDPE裝置的固體茂金屬催化劑加料廢氣、添加劑卸料廢氣、包裝料倉進料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經袋濾后排放;造粒后顆粒干燥廢氣,收集后經袋濾+兩級活性炭吸附后排放。HDPE裝置的添加劑拆包廢氣、添加劑料斗廢氣,經袋濾后排放;顆粒干燥廢氣,收集后經袋濾+兩級活性炭吸附后排放。PP裝置的聚合物粉料、添加劑加料廢氣,經袋濾后排放;在生產不含過氧化物添加劑牌號產品時的造粒后顆粒干燥廢氣,經旋風除塵后排放。LLDPE裝置的淘析廢氣,HDPE裝置的顆粒緩沖料廢氣、摻混廢氣、淘析廢氣,PP裝置在生產不含過氧化物添加劑牌號產品時的摻混廢氣、包裝料倉進料廢氣經過濾后作為補風進入現有乙烯裝置加熱爐配風系統。
廢水:項目廢水依托揚子石化凈一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回用至揚子石化工業水補水,不增加揚子石化污水外排量。
噪聲:項目選擇低噪聲設備,并采取隔聲、減震、距離衰減等措施減輕噪聲影響。
固廢:項目產生的固廢部分綜合利用,其余均合法合規處置,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