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閉幕,并通過了最終協議,即“阿聯酋共識”。本次協議的亮點在于,各國首次以文本形式確定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影響。COP28閉幕后,業內人士表示,這項協議旨在向投資者和決策者發出強烈信號,表明世界在擺脫化石燃料方面的意愿是一致的。不過,COP28的文件發布后,仍然遭到了環保人士和油氣從業者的雙重質疑。環保人士認為“阿聯酋共識”的部分措辭含糊不清,而油氣從業者則堅持,世界仍然需要油氣,新技術將推動行業的低碳發展。
COP28達成“阿聯酋共識”
12月13日,近200個締約方的代表同意了氣候變化領域的“阿聯酋共識”。協議文本包含196條內容,共21頁。最終協議在措辭上并未提及西方國家和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熱帶風暴影響的低洼島國所要求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而是呼吁各國“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系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這關鍵的10年加快行動,以便在2050年實現與科學相符的凈零排放”。協議還呼吁在2030年前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2倍,以及加快研發碳捕獲和碳儲存等技術,以協助難以減排的產業實現目標。即使如此,這也是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近30年來,各國首度一致同意從化石能源轉型。
在《巴黎協定》所有簽署國達成協議后,COP28主席蘇丹·賈比爾表示:“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最終協議中加入了關于化石燃料的措辭。我們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行動計劃。”文本還提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晚在2025年之前達到峰值,同時承認許多國家的時間框架會有所不同。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洞察研究,全球能源排放量在2024年達到514.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峰值,2030年溫和下降至498.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2035年下降至472.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阿聯酋共識”還呼吁加快凈零排放和低排放技術應用,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CCUS(碳捕獲、利用和儲存)等減排和碳去除技術,特別是在難以減排的行業。“共識”還呼吁到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加快并大幅減少以甲烷排放為首的非二氧化碳排放,并通過發展基礎設施和盡快部署零排放和低排放車輛等一系列途徑,加快減少道路運輸的排放。
參加COP28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后表示,繼首日通過發展中國家主張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決定后,本次大會達成《巴黎協定》后首次全球盤點,并首次通過全球適應目標框架、公正轉型路徑工作方案等發展中國家關切的重要決定,展現了當前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大會取得的成果為全球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指明方向。歐盟氣候事務負責人沃普克·霍克斯特拉表示,“共識”是一個“歷史性的決定”,因為它啟動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加速過渡遠離化石燃料”步伐。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稱贊該協議“向世界發出了非常強烈的信號”,表明飽受戰爭蹂躪的世界可以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此外,沙特阿拉伯對達成的協議表示歡迎,但重申了其作為石油生產國的立場,即應對氣候變化就是利用所有技術減少排放。
“共識”本身仍有不足
然而,仍有許多相關方對“阿聯酋共識”不滿意。對于協議,小島嶼國家和受到氣候變化嚴重影響的欠發達國家并不滿意,因為它們的生存正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
馬紹爾群島代表團團長約翰·西爾克表示:“我來這里是為了給我的國家造一艘‘獨木舟’。但是,我們建造了一艘船體脆弱、漏洞百出的‘獨木舟’,而且把它放在了水里。”塞內加爾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負責應對氣候變化的官員表示,協議只是反映了最低目標,并且“凸顯了發展中國家需求和可用資金之間的巨大差距”,同時“協議未能對這一挑戰做出可信的回應”。趙英民也表示,發達國家在自身的減排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承諾的兌現方面還有嚴重不足。期待國際社會能更加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則估計,目前發展中國家每年適應氣候變化所需資金約為2150億至3870億美元,可資金缺口卻高達1940億至3660億美元,而新的協議在調動資金方面存在不足。
環保人士方面,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政治戰略家湯姆·里韋特·卡納克表示,協議本身的措辭仍有漏洞,比如無法確定率先淘汰的化石燃料的主要應用領域。
油氣行業積極回應
在中東國家的努力下,“阿聯酋共識”針對油氣行業的措辭十分謹慎,僅要求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油氣行業在會議期間也簽署了一系列低碳文件,但是,“阿聯酋共識”仍然會給全球油氣行業造成重大影響。COP28甫一結束,以美國石油學會為主的幾家美國能源組織就對“阿聯酋共識”做出了回應。美國油氣行業堅信,世界仍然需要更多油氣,油氣行業也完全可以實現低碳發展。
作為對COP28最終協議的回應,美國石油學會政策、經濟和監管事務高級副總裁達斯汀·邁耶表示:“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對負擔得起的可靠能源的需求將繼續上升,世界將需要更多的能源,而不是更少。美國在增產和減排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石油行業專注于通過加快創新、推進明智政策和投資低碳技術來鞏固這一進展。我們致力于與政策制定者合作提供解決方案,將從可再生能源到石油和天然氣的所有選擇都擺在桌面上,并推動我們實現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未來的共同目標。”
美國國家海洋工業協會主席埃里克·米利托強調,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生產石油和天然氣,其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其他地區更低。鼓勵墨西哥灣沿岸增加油氣產量不僅符合美國國家利益,還具有全球優勢,可以防止轉向使用更高排放的能源。此外,米利托認為,美國海上風電行業的快速擴張和海上碳封存的進步為解決全球排放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美國能源勞動力和技術委員會主席Molly Determan發布聲明表示,該委員會認為,在未來幾年石油和天然氣將繼續在能源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盡管聲稱化石燃料生產將終結,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優先考慮尋找創新的方法來減少排放,并實施影響能源生產未來的技術。現實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正在引領人們走向更可持續的未來,通過新興技術推動能源革命,并擴大氫能生產。”Determan如是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