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在主題為“開放·信任·合作”的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IUPAC執委會委員帥志剛正式發布了“2023年度IUPAC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23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人造肌肉Artificial muscles
PET的生物回收Biological recycling of PET
氯化物介導的海洋二氧化碳去除Chloride-mediated removal of ocean CO2
解聚Depolymerisation
化學中的GPT語言模型GPT language models in chemistry
“低糖”疫苗Low-sugar vaccination
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
光催化制氫Photocatalytic hydrogen
合成電化學Synthetic electrochemistry
可穿戴傳感器技術Wearable sensors
IUPAC主席Javier García-Martínez教授在視頻致辭中指出,解決清潔能源、充足食物和安全飲用水供應問題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世界需要開發能夠幫助我們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技術。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旨在展示化學的變革價值,并向公眾介紹化學科學在促進社會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潛力。
帥志剛副理事長講到,"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倡議每年全球性提名、評選一次。今年的評選特別推動了跨學科合作,部分技術彌合了學術界與工業界之間的差距,并持續增強化學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入選的技術都展示了科學家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構想和承諾。與此同時,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不斷有中國化學家領銜的研究納入其中。今年入選的技術,例如“可穿戴傳感器技術”、“光催化制氫”、“噬菌體療法”、“PET的生物回收”等等,都有來自中國科研團隊的工作貢獻。希望“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的遴選和發布能引起更加廣泛的來自中國科技界的關注、支持和參與。
自2019年起,以成立100周年為契機,IUPAC聯合包括中國化學會在內的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化學學術組織,共同發起“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這一全球性活動。希望能在全世界范圍內遴選出具有巨大潛力的創新技術,以此來改變當前的全球化學與工業界格局,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