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乙烯動作頻頻
近日,揚子石化乙烯技術升級重構及下游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揚子石化擬投資120億元,在南京市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揚子石化公司現有廠區內建設揚子石化乙烯技術升級重構及下游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00萬噸/年乙烯、50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5萬噸/年己烯-1、10萬噸/年POE、5萬噸/年聚乙烯蠟和10萬噸/年辛烯-1等6套工藝裝置。
目前,揚子石化公司擁有125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140萬噸/年芳烴等59套大型石油化工裝置,可生產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原料、基本有機化工原料、成品油、合成橡膠等五大類50多種產品。
10月24—26日,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組織召開中國石化岳陽地區100萬噸/年乙烯煉化一體化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專家技術評審會。9月中旬,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中石化湖南石化公司發出《關于核準中國石化岳陽地區100萬噸/年乙烯煉化一體化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的批復》,標志著該項目獲批建設。
岳陽地區100萬噸/年乙烯煉化一體化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總投資356.8億元。其中,乙烯煉化一體化部分包括新建100萬噸/年乙烯等14套化工裝置,包括乙烯裝置、EVA裝置、HDPE裝置、LLDPE裝置、芳烴制苯裝置、丁二烯抽提裝置、MTBE/丁烯-1裝置、裂解汽油加氫裝置、芳烴抽提裝置、苯乙烯抽提裝置、C5分離裝置、CHPPO裝置、苯酚/丙酮裝置、雙酚A裝置,同時配套建設必要的儲運工程、公用工程、輔助設施以及廠外工程。共計投資310.8億元;煉油配套改造部分包括新建300萬噸/年加氫裂化等聯合裝置,煉油配套改造部分投資46億元。
9月27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關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乙烯提質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的公告,對該項目進行了批復。
項目總投資為300.7億元,建設地點為茂名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茂南石化工業園區,建設周期為36個月。將現有乙烯工程由100萬噸/年擴能為164萬噸/年(新建100萬噸/年 3#乙烯裝置, 替代現有36萬噸/年1#乙烯裝置)。
乙烯產能已過剩
中國乙烯產能近些年來已呈現出產能過剩態勢,預計2023年至2025年年均產能增速10%,至2025年底總產能超6300萬噸。據統計2023—2025年新增乙烯產能將達到3280萬噸,詳見表1。
表 1 2023-2025年新增乙烯產能統計
來源:黑金新視野
乙烯過剩,倒逼煉化一體化裝置不斷補鏈、延鏈和強鏈,提高競爭力,企業只要看到有市場前景或有一定市場容量的產品,就會拉出條線上馬,加速了整個化工產業的產能擴張。整個化工產業在未來三年后或將迎來洗牌,現有頭部企業都會面臨重整和再生,生產品種、規模越來越集中化,企業數量將會逐步減少。
“減油增化”已成為國內煉化行業轉型的方向,煉廠當前的轉型規劃,大多以生產“三烯”“三苯”等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為主,也就是乙烯、丙烯、丁二烯,還有苯、甲苯、二甲苯。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乙烯、丙烯尚有一定發展空間,而乙烯或將過剩,“減油增化”將會越來越難。
乙烯下游發展新路徑
在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中,我國提出“創建高端聚烯烴、高性能工程塑料”等發展路徑,其中高端聚烯包括乙烯-辛烯共聚彈性體(PO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EV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相較于普通聚烯烴,其具有抗沖擊性能高、拉伸彈性強、耐腐蝕等特點。高端產品例如茂金屬聚乙烯(mPE)、彈性體(POE)、聚丙烯(mPP)等進口依存度高,高端聚烯烴的國產化有助于改善傳統聚烯烴的產能過剩問題,并且提升乙烯下游配套品種效益。
近年來,由于新能源車、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新能源材料的需求持續提升。國內煉化企業利用乙烯下游產品作為新能源材料的主要原料,其下游應用主要包括鋰電隔膜、光伏級EVA材料、POE材料等。新材料具備高附加價值屬性,一方面能夠進一步增厚企業利潤,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抵御乙烯產能過剩風險。詳見表2統計的國內煉化企業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布局情況分析。
表 2 國內煉化企業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布局情況
根據百川盈孚,到2025年,我國鋰電隔膜、光伏級EVA、POE、茂金屬聚乙烯以及BOPET高端膜的產能預計或將分別達到439億平、274萬噸、220萬噸、209萬噸、207萬噸,結合相關乙烯消耗量運算,這些下游新材料產品對乙烯的需求量合計將達到758萬噸,屆時占我國乙烯總需求量的9.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