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南開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成果揭示了全金屬富勒烯的合成及成鍵機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化合物合成技術以及對金屬鍵的精準調控在結構化學中的應用,為新材料的創制提供了嶄新的研究思路。
1985年,科學家Smalley等人首次發現了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足球狀碳簇C60,也被稱為富勒烯。正是因為這一重大科學發現,他們在1996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因具有獨特的高度對稱結構、特殊的物理性質以及多種多樣的化學反應特性,富勒烯自被發現以來一直備受矚目,使得人們不斷探索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富勒烯的成鍵特性也被逐漸擴展到無機合成化學領域,理論上無機富勒烯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穩定性和反應性,激發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但其合成依然面臨巨大挑戰。
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忠明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于合成化學及主族金屬元素配位化學領域的研究。孫忠明課題組通過研發一種新的合成方法,將高溫固相合成與金屬有機化學跨相結合,成功制備了全金屬富勒烯。這一化合物呈現出接近阿基米德十二面體的結構,每一面皆由內含一個金原子的銻五邊形平面構成,內徑約為0.90納米。在這個相對較大的團簇空腔內,僅內嵌了一個鉀離子,并且團簇整體無需有機配體的保護,其結構依然能夠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這一化合物成為迄今為止配位環境最接近富勒烯的純無機化合物。
這一裸露的重金屬球狀團簇的穩定性得以實現,一方面歸因于中心的鉀離子起到了模板支撐作用;另一方面,金—銻之間獨特的異金屬鍵在維持整體結構完整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理論計算結果顯示,該分子的最顯著特征之一是其三維球芳香電子結構。這導致在團簇表面形成了一層離域π電子云,賦予全金屬富勒烯化合物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這一發現有望在光電材料或室溫催化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具備廣泛的應用潛力。
美國化學與工程新聞報道這一研究工作時認為,這種無機富勒烯可能有助于化學家設計并合成其他精密構造的納米結構。德國圖賓根大學化學家Andreas Schnepf教授表示,這種分子具有引人注目的鍵合特性,他認為這些團簇在溶液中可能展現出有趣的反應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