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9日,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2023中國鉀鹽(肥)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江蘇蘇州市太倉市舉辦,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高校院所、生產/貿易/流通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近200人參加,與會專家、企業家等圍繞我國鉀鹽(肥)行業面對諸多挑戰以及產業鏈中的難點堵點,為鉀肥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思路和對策。
打通產業鏈 做強自主鉀肥
與會者表示,國際鉀肥行業長期供大于求,而國內大部分土地缺鉀,我們不是缺鉀肥,其實缺的是自主便宜的鉀肥,只有自主鉀肥,才能夠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我們需要更多自主的鉀肥資源,讓鉀肥企業做大做強。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張恭春指出,鉀肥是糧食的三大“主糧”之一,更肩負著土壤“主要營養師”的行業重任,面對我國可溶性鉀資源的貧乏,拓源降耗提高吸收利用率已經成為鉀肥行業從業人員的使命,讓生物質中的鉀、海水中的鉀、鹽湖鹵水中的鉀、鉀長石中的鉀、讓機頭灰、草木灰和窯灰這類鉀高效釋放出來,施用在18億畝耕地中,這是保證我國糧食生產低投入高質高產的重大舉措和久久為功的發展路徑。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機推廣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在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鉀肥(肥料)行業機遇的主題報告中表示,當前農業形勢要保障糧食安全,既要保產量、又要保多樣、還要保質量,我國良種推廣普及架構了廣闊的增產空間,農機裝備南征北戰省工省力高效,科學施肥促進減肥增效。從鉀肥用量角度來看,我國鉀肥消費量約占全球消費量的25%,國內產能嚴重供不應求,在國際鉀肥市場上,我們面對更高的鉀肥進口價格成為必然,中國地用中國鉀,我國鉀肥行業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動力傳動應用技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郭齊江表示,鉀肥(化肥)小分子有機化是減施增效的最佳途徑,他指出,有機肥營養小分子化,化肥無機營養的有機化避免了無機氮肥在土壤中,由于揮發損失和淋溶損失,造成的大氣和水環境污染,避免施用無機磷、鉀肥的土壤固定損失,提高了土壤質量、提高了土壤無機質正電荷數量,提高了土壤吸附有機質的吸附容量,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的質量提高和數量提升。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小分子碳源和氮源水平,提高土壤微生物生態系統的數量和質量,有利于活化土壤中已被固定的磷、鉀得以重新釋放,有利于土壤微生物自凈能力、解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健康土壤的形成。
合理利用、藏鉀于土
鉀肥是最重要的農作物肥料之一。目前我國鉀肥企業大都停留在產業鏈上游,下游是復合肥公司、經銷商和產業鏈上相關企業。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在線上講解《從難溶性鉀資源開發利用到耕地土壤培肥模式的升級》。他重點講解了活性納米礦物質產品,在堆肥、有機肥出廠前把納米礦物質復合進去,最好還有幾天的發酵熟化期,然后交給農戶施用(作基肥、底肥)。該產品具有兩大作用:提供枸溶性礦質營養,不僅鉀,還有全部的中微量元素;與有機肥(含微生物)復合施用,實質是把“土壤有機-無機復合體的前驅體”施入土壤,通過強化“土壤膠體系統”來全方位改善土壤結構、土壤孔性等多方面性能。
土壤有效鉀的定量評估,一直是個難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王火焰在《土壤鉀素形態轉化與因土施鉀策略》主題報告中,圍繞鉀元素形態轉化、科學施肥的目標和現狀、施用鉀肥的策略展開講述。他指出,我國農田土壤供鉀不足,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潛在威脅,秸稈還田可提高土壤鉀素,有利于提高鉀資源合理利用、藏鉀于土。
會上,眾多下游的企業代表圍繞各自企業特點、優勢進行了交流。湖北黃鑫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玉宇介紹了有機廢棄物小分子化,化肥有機化湖北生產基地情況,幫助大家直觀了解技術落地的生產、經營環節;內蒙古蒙鉀礦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俞子儉認為,硅基鉀肥,即具有迥異于其他鉀肥的化學組成和理化性狀,在養分管理和土壤健康等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是具有廣闊前景的新型鉀肥品種,是鉀肥增量提質的新途徑;山東強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長青介紹了副產鹽酸的高值化利用新渠道新技術。
多方賦能 實現全程閉環
面對日益凸顯的國內資源“瓶頸”問題、環境問題和土壤貧瘠化,鉀鹽(肥)行業該怎么走下去?鉀鹽(肥)產業如何“鏈”到循環農業和大健康中去找市場找效益,并實現全程閉環?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土壤健康分會秘書長、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肥料專委會秘書長亓昭英認為,當前背景下,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示范優勢+政策支持,鉀鹽(肥)行業遇上了“風口”,“一根草,一頭羊,一袋肥,一袋米,一群人”實現從B-B向B-C的轉變,完成“拓資源,降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零排放”,打造出了將城市、農村、工業、農業從源頭上徹底資源化高值化,并回歸大地的系統技術方案,使“環保產業+肥料產業+農業產業+功能健康食材”,得到徹底大貫通。
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黨委書記蘇齊芳介紹東林村如何從循環農業走向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實踐經驗,他們依托市場優勢和國內外科研力量,以生態化種植實現循環農業。將廢棄物稻麥秸稈收集后,加工成高質量牛羊飼料,建設生態養殖基地。通過動物食用,實現了秸稈綜合利用的最佳選擇——過腹還田;產生的糞肥經發酵處理后成為優質有機肥料拋撒農田、果園、蔬菜和林地,有效改良土壤肥力,提升農產品品質。最終形成“種植-秸稈飼料-養殖——肥料——種植”農業生態循環模式。
如何在賦能鄉村振興的同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持續最大化。會上,圍繞鉀(鹽)肥行業產業鏈相關的金融、產品、服務、經營、碳排放等內容,全國鄉村振興產業研究院課題總負責人孟慶瑜介紹了鄉村振興產業研究院的服務功能與服務模式;全國縣域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謝紹華詳細講解了國家對縣域經濟的支持政策;園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椿介紹了化工園區一體化建設開發的重要性及閉環落地模式。金友立生態農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厚成詳細講解金融支持的“親土在線”農資服務平臺。上海漢美匯緣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子洋通過分析獲取公采中聯合國采購訂單的案例,幫助大家打開肥料經營思路。中探碳達(上海)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鵬飛介紹鉀肥化工企業的碳排放管理布局,生產源頭減排,設備節能增效,綠色能源替代;中國生態人居及康養環委會副秘書長、上海魯美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兢表示,踐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打造生態農業產業鏈資源合作平臺。
如何實現“有機肥小分子化,化肥有機化”。最后,中科院上海嘉定先進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節能環保研究院院長、上海明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治教授接受現場提問并逐一解答,圍繞化肥小分子有機化生產的市場前景、投入成本、綜合回報率等做了詳細闡述。
與會人員集體前往“味道東林”全域和村民居住區考察,親身體會“循環農業,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