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民營企業等及央企、國企等石化行業800名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培育世界一流民營企業路徑,推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主旨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現狀以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向強國跨越的進程,新形勢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民營企業發展的目標是力爭在2030年前,加快培育一批品牌卓著、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和企業集團,培育一批質量精良、工藝領先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一批特色突出、活力迸發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一批管理卓越、具有責任擔當的企業家和技能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集群,成為行業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充滿活力的引領力量。從我國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分析,從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的要求來看,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民營企業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戰略定位還不夠精準;二是創新能力還不夠突出;三是市場服務還不夠到位;四是治理方式還不夠規范。如何規避發展中的短板,抓住發展中的機遇,加快自身體制機制的改革,把挑戰化作前進的動力,加快構筑面向未來的新優勢,已成為全行業民營企業必須關注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表示,石化化工行業應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總體來看,我國石化化工產業基礎良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的韌勁依然前進,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抓住工業經濟??恢復在關鍵期和產業升級的窗口期,推動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保持經濟總體穩定向好提供有力的支撐。??石化化工行業??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當前石化化工行業結構性分化,專業性計劃特征更加突出,??綠色安全成為生存發展的底線要求,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業態,??成為行業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用的關鍵。??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靜敏作了2023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銷售收入)分析報告。她表示,截至2022年底,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收入為4.65萬億,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28.08%,其中石油化工類收入為4.11萬億,百強企業資產總額為2.95萬億,占全行業資產總額的17.7%。百強企業利潤總額為3386億元,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29.96%。未來石油和化工行業民營企業應在以下4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二是堅持高端智能綠色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三是央企、國企、民營企業的合作發展,大中小企業的融通創新。四是弘揚企業家精神,提振信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質量安全環保部副主任湯勝修指出,在認定的七批1186家單項冠軍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165家,占比13.9%,在所有工業行業中位居第三;在認定的五批1.2萬余家“小巨人”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1523家,占比11.9%,在所有工業行業中位居第三。被認定企業數量占比居工業行業前列。根據統計數據分析,石化單項冠軍和“小巨人”具有,產品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研發投入強度高,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企業發展穩健的特點。
此次2023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銷售收入)名單中,我省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列第1、3位,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江蘇梅蘭化工有限公司、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南通醋酸化工有限公司、江蘇德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華倫化工有限公司、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入100強。
2023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銷售收入)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