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過氧化物分會2023年行業年會在山東青島召開。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商共議過氧化物行業的行業發展和安全生產,研討行業發展的新思路與新對策,分享技術進步新成果。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指出,近年來,我國無機鹽在各個方面都發展很快,產品質量、性能方面都有較大提高,高端產品占比、產品質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在石化行業我們的發展進步非常快,如聚氨酯(MDI、TDI、聚醚多元醇)、鋰離子電池材料如六氟磷酸鋰等很多產品都開始引領世界。而雙氧水的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特別是在技術裝備水平、本質安全、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雖然我國雙氧水這幾年也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產量大幅提升,產能很快就能達到四五千萬噸,但是我們的技術裝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王孝峰表示,雙氧水是一個綠色、環保產品,尤其是在有機合成、綠色工藝等方面對這個產品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其未來發展前景還很好,還有很有潛力,全行業一定要在技術裝備、本質安全、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真正把我國的雙氧水做得更好。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保持創新和研究的持續性,尤其是在有機合成、綠色工藝、環保治理等方面,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和技術人才引進力度,加快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從而使企業和行業形成雙向促進與提升,并從中得到持續性發展。
目前,國內外制備過氧化氫基本采用蒽醌法,國外以流化床加氫工藝為主,國內則以固定床加氫工藝為主,行業應重點研究提高和完善蒽醌法鈀催化劑固定床氫化工藝生產過氧化氫技術,開發高性能催化劑。另外,國內新建裝置采用流化床工藝技術也逐漸增多。與固定床工藝相比,流化床雙氧水生產工藝具有氫效更高、單套產能更高、生產過程更安全的特點,所以流化床工藝技術值得進行研究和應用。
王孝峰強調,安全生產作為行業重點關注問題,一直也是企業確保正常生產經營秩序過程中尤為重視的環節。近年來過氧化氫生產事故時有發生,行業本質安全的水平提升也迫在眉睫。目前,微通道反應技術依靠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國內外精細化工行業的研究熱點,微通道反應技術選用連續流反應,反應過程持液量低,推動了化工設備的小型化,做到了從根源上降低事故產生的概率。微通道反應技術在傳質、傳熱效率、工藝條件控制程度、連續化操作、增加原料轉化率、反應選擇性和產品收率、節能環保等方面都頗具優勢,未來行業也可加大此方面研究、應用力度。
王孝峰指出,全行業必須從突破新技術、開發新裝備、探索新模式等方面作為著力點進行深入研究,重點規范管理、操作,建立標準,加大安全環保的培訓力度,對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和行業企業人才素質進行雙提升,共同推動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過氧化物行業分會也將積極吸引更多行業內大企業成為會員,進而帶動行業的進步,促進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提升與發展。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也將一直為會員單位企業提供咨詢、技術支持等服務,并及時向企業提供項目、獎項申報信息,通過與國家有關部門的聯系,為行業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增效助力。
會上,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過氧化物分會秘書長張惠平介紹說,目前國內已投產的過氧化物裝置151套,產能2431.5萬噸/年。按生產工藝統計,固定床133套,占88.08%,流化床18套,占11.92%。在建的裝置共計55套,產能1816萬噸/年,按工藝統計,固定床37套,占67.27%,流化床18套,占32.73%。
談到雙氧水裝置典型事故案例,張惠平通報指出,從2001年4月10日至今,共發生40余起爆炸、閃爆事故案例。通過對這些事故原因分析統計,事故的發生時間開停車占60%,工藝變動占20%,交接班15%,檢維修占5%。雙氧水安全生產任重道遠。張惠平要求,全行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防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生產安全。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李林波主任提出了過氧化氫生產企業存在的典型問題與酸堿交替固定床工藝改造提升建議。要求全行業企業重視Hazop分析等風險分析工具的使用,加強風險管控;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鼓勵新建裝置使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如流化床生產工藝等。新上企業,特別是雙氧水裝置是下游產品配套的企業,要重視雙氧水裝置的安全風險,不能因為是非核心裝置就放松對雙氧水裝置的安全風險管控。相關科研院所、高校、設計院和企業要協同開展反應機理等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系統研究,探索雙氧水生產裝置新的工作液體系、催化劑體系和新設備應用,如在線監測儀表、新型精密過濾器等,不斷推動國內流化床工藝、固定床工藝改造等技術研究和設備優化,逐漸完成雙氧水生產裝置更新換代,逐步達到先進水平。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潘智勇指出,過氧化氫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學品,與人類衣食住行息息相關。2022年國內過氧化氫產能超2200萬噸/年(以27.5%計),涉及上下游產業鏈產值超3000億市場。
談及過氧化氫生產安全研究,他認為,在氫化反應單元方面,流化床蒽醌加氫工藝可大幅減少降解物,無需堿液再生,全酸環境提高裝置本質安全性;開發高強度長壽命的蒽醌加氫微球催化劑,無需再生處理,可減少間歇高溫處理導致的安全隱患;流化床工藝改變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的反應路徑,可從根本上解決萃余在氫化塔內分解引發的安全問題。在氧化反應單元,要全面開展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研究,確定安全邊界,形成安全的開工方案和操作范圍;高強度耐磨蒽醌加氫催化劑和高通量過濾技術,并設多級精密過濾,可以消除系統內金屬細粉;新型氧化工藝,氧化收率高,無氧化殘液,可消除氧化單元重要安全隱患。在萃取單元開展系列安全研究,確定安全操作邊界,嚴格監控和安全聯鎖,確保萃取塔安全可控,后處理為真空干燥,無堿塔,從本質上消除了過氧化氫分解的安全隱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