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從而推動鋰電材料、光伏材料等行業發展。今年上半年,在新能源板塊中,與化工行業息息相關的鋰電池上市公司業績大幅縮水,光伏和儲能上市公司表現相對較好。
鋰電業績全面下挫
上半年,受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市場供需變化較大等因素影響,鋰電池核心主材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碳酸鋰、正極材料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三元523電池、人造負極、電解液中的磷酸鐵鋰和電解液中的三元動力均價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8.29%、26.75%、28.19%、9.09%、62.31%和50.09%。其中,碳酸鋰價格自今年初的49.5萬元(噸價,下同)一路跌至4月下旬的17.3萬元,期間跌幅高達65%。
在鋰電材料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上半年鋰電池材料公司業績整體表現較差。高工鋰電統計顯示,上半年,53家涉及鋰礦資源、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的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收入3433億元,除電解液主營收入同比下降22%外,其余全部增長。然而這些公司的凈利潤卻全部下降,共實現利潤509.2億元,鋰礦資源、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5%、100%、33%、63%和23%。在上半年周期變化中,鋰電池上游公司損失慘重,生產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這也是因為其最接近原料端,并且受碳酸鋰價跌影響也最大。
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在行業總體產能過剩的基本面尚未改變的情況下,鋰電龍頭廠商的降本和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對于鋰電跨界入局者而言,鋰電產業競逐的下半場將會更加艱難。
中信建投期貨也認為,目前鋰電下游需求未見好轉,旺季預期兌現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市場悲觀情緒正在升溫。長期來看,碳酸鋰價格預計仍將保持弱勢,難有反彈機會,或將繼續影響鋰電上市公司業績。
光伏材料盈利依舊
光伏制造主要分多晶硅、硅片、晶硅電池、晶硅組件4個環節,其中前3個環節與化工行業相關。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多晶硅、硅片、晶硅電池、晶硅組件產量分別超60萬噸、250GW、220GW、200GW,同比增幅均超過60%。
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集體走低,其中上游硅料跌幅最大。前兩年硅料處于光伏產業鏈的主導位置,隨著今年新產能的釋放,硅料供應出現過剩,價格也從去年頂峰時期的30.3萬元跌至目前的6.4萬元,跌幅高達373.44%。
上半年,光伏產業鏈中涉及化工行業的10家上市公司主營收入3022.83億元,同比增長25.19%;實現凈利潤416.43億元,同比增長15.62%。為何光伏產業鏈價格集體走低而該板塊仍然增收?這主要是依靠通威股份、隆基綠能、TCL中環等企業的支撐,三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56%、41.63%和55.5%。通威股份表示,雖然硅料價格出現下降,但企業生產硅料的成本也進一步降低。
隨著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迅速增加,7月以來硅片價格止跌回升,硅料已連續漲價6次。8~10月是光伏裝機旺季,終端需求可能逐步回升,下游將積極補庫,這將推動上游硅料、硅片價格企穩回升,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光伏材料板塊業績將會出現反彈。
儲能公司表現亮眼
今年上半年,我國儲能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多家儲能上市公司業務營收翻倍增長,個別企業竟然實現10倍、20倍,甚至50倍的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進。無論是大型儲能電站還是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市場,均迎來迅猛增長,相關上下游企業也由此獲得發展新契機。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52家儲能上市企業總營收達到萬億元規模,總計1.1193萬億元。2023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鵬輝能源、中創新航出貨規模均在5GWh以上,這些企業合計市占率達到73%,同比去年實現進一步提升。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儲能政策的密集出臺以及儲能賽道日益火熱,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企業加速布局,市場角逐也將更加激烈。此外,受峰谷價差拉大及相關政策因素的影響,用戶側儲能相對于電源側、電網側儲能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業內人士分析,獨立儲能有望成為2023年儲能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