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期,滬深北3地526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財報。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35.43萬億元,同比增長2.59%;歸母凈利潤2.95萬億元,同比下降4.28%,業績增速有所下滑。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共537家,實現營業總收入52024億元,同比下降4.91%;合計實現凈利潤2773.2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8.72%。上半年,石化、基礎化工、化工新材料板塊業績表現如何?有哪些變化?下半年各板塊走勢又將如何演繹?本版從今日起推出《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盤點》系列報道。
今年上半年,原油價格大幅下降,石化板塊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拐點,共實現營業收入40716億元,同比下降3.23%;凈利潤1998.6億元,同比下降14.7%,降幅明顯。其中,“三桶油”營收全面下滑,其余子板塊中僅油服板塊盈利。盡管如此,石化板塊的長期發展仍被看好。
“三桶油”營收全面下滑
上半年,受供需、美元加息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震蕩走低。美國輕質原油均價74.76美元/桶,同比下降26.6%,布倫特原油均價79.66美元/桶,同比下降26.2%,國內石化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因此受到影響。
石化板塊包含3個子板塊,分別是油氣開采、油服和煉化。由于“三桶油”的業務涵蓋了原油開采、石油煉制、石化加工和銷售,在板塊中權重占比過大,一般都分開統計。中報顯示,上半年,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3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7萬億元,同比下降4.79%;歸母凈利潤1841.44億元,同比下降6.9%,營業收入全面下滑。其中,中國石油受到公司大部分油氣產品銷售價格下降以及銷量增加的綜合影響,降收不降利,上半年營收1.48萬億元,同比下降8.3%;而凈利潤852.72億元,同比增長4.5%,創歷史同期最好業績,成為一大亮點。中國石化受國際原油、成品油、化工產品等主要石油石化產品價格下降以及化工產品銷量減少的影響,上半年營收1.59萬億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351億元,同比下降20.1%。中國海油受煉油利潤率低速增長的拖累,營業收入0.19萬億元,同比下降5%;凈利潤637.61億元,同比下降11%。
子板塊僅油服盈利
上游資源類上市公司除 “三桶油”外,還包括擁有油氣資源(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廣匯能源、新奧股份、洲際油氣等;油服板塊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海油服、石化油服、海油工程、中油工程等;煉化板塊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虹、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新鳳鳴等。上半年,這些上市公司實現主營收入總計8060.21億元,同比下降3.22%;凈利潤總計157.16億元,同比下降17.7%。
值得一提的是,受國內增儲上產、“三桶油”“七年行動計劃”的利好因素帶動,上半年油服企業業務量再攀高峰,營收回報率提高,油服行業整體向好,成為石化板塊中的又一亮點。在此背景下,大部分油服企業凈利潤實現了穩步增長,有些企業扭虧為盈,部分企業虧損收窄。數據顯示,上半年,14家油服行業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105億元,同比增長4.91%;歸母凈利潤達34.92億元,同比增長37.26%,盈利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而煉化行業除中國石化之外的上市公司業績繼續承壓。上半年63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6591億元,同比增長1.33%;歸母凈利潤為81.14億元,同比減少約210億元,其中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的歸母凈利潤共計同比減少154億元。榮盛石化表示,歸母凈利潤的下降主要是報告期內,下游需求恢復較緩,公司主要產品價差收窄毛利率下降所致。
長期走強趨勢不改
談及石化板塊的前景,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其長期走強趨勢不改。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認為,下半年,預計境內成品油、天然氣需求保持增長,化工產品需求逐步復蘇,中國石化將全力推動系統優化、市場開拓和降本增效,力爭全年實現良好業績,為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同時,擬回購不低于8億元且不超過15億元公司股份。中國石油管理層表示,下半年,中國石油將持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系統推進新能源業務布局優化,統籌安排煉油和化工裝置加工負荷,深入推進新材料業務發展,努力鞏固提升成品油銷量和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天然氣終端銷售和服務能力,努力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下半年,公司將全力以赴抓好增儲上產、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等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生產經營目標順利完成,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此外,作為煉化板塊中的代表企業——恒力石化認為,下半年,隨著一系列穩增長、促發展的宏觀政策措施不斷發力,我國經濟有望延續修復態勢,也將有利于企業業績持續回暖。
對于石化板塊的整體發展,國泰君安預計我國油氣行業在“增儲上產”政策支持下,將進一步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及增加上游資本開支,將帶動上游勘探、油服板塊受益,景氣度有望提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