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知情人士稱,美國超級巨頭、美國最大的能源勘探和開采公司、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埃克森美孚正在接近達成收購頁巖巨頭先鋒自然資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的交易,這是一項價值約600億美元(約4380.9億人民幣)的大手筆收購,將重塑美國石油行業。
若成功收購市值約500億美元的Pioneer,將可能成為埃克森自1999年與美孚(Mobil)合并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這將使埃克森成為石油儲量豐富的西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的最大生產商,日產量約為120萬桶,超過許多歐佩克國家。如果這筆交易達成,將是今年規模最大的收購案。這也將使埃克森在該盆地的頂級鉆井地點的庫存延長數十年,為其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巨大煉油廠網絡提供2050年以后的低成本、低風險原油。
這項早在4月份就已被披露的交易被描述為“地震級”,報道稱,如果不出現復雜情況,協議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完成。
埃克森美孚在2022年實現創紀錄的利潤并獲得大量現金后,一直在探索能使其更深入西得克薩斯頁巖油田的方案。
收購市值約500億美元的先鋒公司,將使埃克森在石油資源豐富的二疊紀盆地占據主導地位,這家石油巨頭曾表示,該地區是其增長計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巴斯夫出售百億歐元業務?
10月4日,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巴斯夫首席執行官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在離任前將推進集團部分業務的分離計劃。
目前,巴斯夫已將四個銷售項目提上日程,潛在銷售額高達100億歐元(約780億元人民幣)。
化工巨頭巴斯夫正在感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這家德國上市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五分之一,經營業績甚至下降了40%以上。顯然,即將離任的首席執行官希望將一個清晰的投資組合交給他的繼任者。
根據德媒報道,巴斯夫有四條業務線“岌岌可危”:一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子公司Wintershall Dea——巴斯夫在幾年前就已計劃將其與母公司分離。感興趣的買家包括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和挪威生產商Equinor,阿布扎比的一家主權財富基金也在意向方之列。巴斯夫持有該公司約73%的股份。此外,其他候選出售業務還包括內燃汽車催化劑業務、涂料部門部分業務以及食品添加劑業務的個別工廠。
目前,巴斯夫發言人表示,不會就有關市場謠言和猜測的個別細節發表評論。
除業務出售計劃外,薄睦樂(Brudermüller)也在考慮自己的接班人問題,據悉,薄睦樂將在2024年4月底的年度股東大會后移交管理委員會主席一職。然后,他將在5月中旬接任梅賽德斯-奔馳監事會主席一職。
內部人士告訴德國《商報》,這家全球最大化工企業的監事會希望在今年12月之前確定董事會最高層的繼任者。
現年53歲的董事會成員Markus Kamieth是最受歡迎的人選,他負責重要的亞洲業務,被認為是薄睦樂的心腹;55歲的技術總監Melanie Maas-Brunner也有機會,據消息人士稱,她最近在路德維希港主要工廠的重組中表現出色。
后疫情時代的“減負”策略
長期低迷的市場讓全球化工企業陷入新的困境,為了應對這種持續的不確定性,全球大型化工集團正通過不斷地剝離、重組甚至裁員為企業“減負”。
4月,朗盛與安宏資本成立了合資企業Envalior,將其高性能材料業務部納入并收購帝斯曼的工程材料業務,此后,朗盛的主營業務精簡為三個業務板塊,而此次合作帶來了約12.7億歐元的收入讓朗盛今年二季度的凈負債直接減少約四分之一。
5—8月,杜邦先是以17.5億美元收購了為特種醫療設備和組件提供材料和技術的Spectrum集團,再以18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Delrin均聚甲醛(H-POM)業務80.1%的股份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TJC,通過第二招牌戰略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9月,贏創正計劃對其全球結構進行徹底重組,管理團隊還將開發一個全新的集團管理模式。數千名員工或將受到這些計劃的影響。贏創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庫爾曼(Christian Kullmann)表示,將大宗化工產品業務剝離外包,不僅可以帶來新的資金,同時將收入投入利潤豐厚、增長較快的特種化學品領域會為企業創造額外銷售額。
9月,利安德巴塞爾(LyondellBasell)宣布開始與地區工會進行協商,以管理因關閉意大利布林迪西兩套聚丙烯生產裝置中的一套而可能出現的裁員;朗盛宣布了其成本削減計劃,正在與員工代表協商裁員的類型和范圍;科思創宣布關閉瑞士銷售辦事處。
分化態勢引發新一輪“并購潮”
化工市場呈現分化態勢的局面逐漸明顯。
從化工產品市場來看:全球化工產品市場在2022年估算達到近31.5萬億人民幣(不包括油氣開采及油品);經過五次全球化工產業鏈轉移,中國、 亞太(除中國)、歐洲和北美, 各占據全球化工市場的43%、15%、19%和11%。
2011—2021年的十年間,中國在全球化學品市場的份額從28%增加到了43%,而北美和歐洲則是相對下滑最快的區域。
從2019—2022年全球化工50大企業產值增長表現來看,歐洲化工業受能源危機影響增長受限,而中國處于大型企業擴張周期(美日韓大型企業增長相對平穩),增速均超過15%。
從化工產品產量來看:2022年全球化學品產量增長約2.0%,2023年全球化學品產量預計將以0.6%的速度增長,各主要地區發展出現分化。美國化學理事會(ACC)預計2023年全球化學品產量將同比增長0.6%,其中,亞太、非洲和獨聯體國家化學品產量的增長將抵消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化學品產量的下降。
而隨著全球工業生產的復蘇,2023年下半年起,有望看到化工業新一輪并購潮(并購包括兼并、收購和資產剝離),全球化學品公司或將以此應對地緣政治動蕩及全球供應鏈分散的新商業環境,預計2024年全球化學品產量將實現3.5%的強勁增長。
未來十年, 化工行業將面臨新的變革周期,包括:
?能源轉型加速;
?AI智能化開始滲透,化工邊界拓展;
?全球化工企業競爭力重塑;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形成核心競爭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