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工園區的創建、試點和示范是石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和重點領域,化工園區智慧化建設要在示范中規范,在創新中提升。”在8月31日—9月1日于連云港舉行的2023(第四屆)中國智慧化工園區建設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說。
傅向升指出,我國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與成就。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2家智慧化工園區,并有54家園區成為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期單位。這些園區為國內化工園區的智慧化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同時,也要看到,園區智慧化建設的短板和弱項仍然存在。一是數量少,正式列入智慧化工園區名錄的園區數量僅占全國化工園區總量的4.9%;二是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三是正在創建和已經列入名錄的智慧平臺的實際運營仍有升級空間。
石化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挺表示,從相關的標準要求來說,我國智慧化工園區發展建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通過智慧化工園區平臺的建設使園區的要素在平臺上清晰地展現;另一方面是能夠將園區內的風險隱患通過平臺進行有效管理。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仍需要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新的應用技術,以及更加規范和完善的建設標準體系。
針對我國未來智慧化工園區發展趨勢,楊挺提出了五個大的方向:一是繼續發揮智慧化工園區名錄單位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為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提供技術依據;二是通過智慧園區的建設來有效推動園區內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三是繼續推動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為智慧化工園區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科技支撐;四是化工園區的智慧能源管理,針對區內石化企業的核算邊界、配額分配、核算報告、核算技術等關鍵問題開展數字化整合研究;五是聯合園區和專業第三方組織,推動園區“監管+服務”的新模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副主任巫彤寧,百度智能云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總經理吳學義,江蘇洋井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沛旺,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全環保智慧監管平臺負責人汪佳偉,中國電信江蘇分公司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架構師、能源化工行業總監仝新新等業內專家還從工業互聯網、新一代AI技術、一體化創新服務、“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5G賦能云網融合等方面,分享了化工園區智慧化建設的經驗和案例。
會議同期還發布了第八批智慧化工園區單位、2023年(第三批)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