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關鍵支撐,具有很強的外部性,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生態效益。《方案》旨在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的示范應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對于我國的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首先,《方案》為石油和化工行業提供了技術轉型的強大推動力。長期以來,由于環保壓力增大,傳統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方式已難以為繼。而《方案》提出的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無疑為行業的技術升級和轉型提供了明確的方向。通過引進和推廣這些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其次,《方案》也為石油和化工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綠色低碳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主題的背景下,綠色、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方案》的實施將有助于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抓住歷史機遇,通過發展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在全球市場中爭取更大份額。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將面臨一些挑戰。首先,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身處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會構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其次,新技術的引入和應用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持,但人才的培養和技術更新都需要資金、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而《方案》的出臺為行業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技術轉型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企業、政府和行業要扮演好各自角色,在不同層面發力,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示范應用的過程中形成強大合力。
企業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企業不僅要關注眼前的經濟效益,更要著眼于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企業還要與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加強聯系,通過建立聯合體、聯合研發中心和聯合實驗室等新型綠色創新機構,形成緊密的政產學研用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例如,為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綠色金融或轉型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激發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和行業規范標準,倒逼企業進行綠色生產和技術升級。
行業則要重視綠色低碳人才的培養和儲備。通過加強“雙碳”教育和培訓,培養更多綠色低碳方面的專業人才,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人才參與到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綠色轉型中來,為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活水”,推動我國盡快由石油和化工大國向強國轉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